近些年,隨着清宮劇的熱播,很多人對清朝的後宮有所瞭解,有的甚至非常熟悉。清朝的後宮和其他王朝可以說有很大的不同,畢竟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和漢人建立的王朝完全不同。清朝的後宮妃子的衣食住行和前朝都有所不同,我們今天光看清朝妃子穿的鞋子。可以說他們的鞋子和之前的王朝完全不同。

清朝後宮妃子穿的鞋子叫花盆底鞋,說真的這種鞋看着怪怪的,真的是既不美觀也不方便,但後宮妃子卻一直穿着這種鞋子。我們看一下鞋子的大款式這些是木底鞋,鞋底中部用木製作成上敞下斂,成倒梯形狀,因其形似花盆,所以叫花盆底鞋。木底四周用白布包裹,不使其露出木質,富者於底之兩側鑲嵌珠花。鞋面布、緞爲質,彩繡各式花卉,素而無花者,最爲禁忌,畢竟白色難看,和喪服差不多。一般來說,清代滿族貴婦常於鞋面上綴飾珠寶翠玉,主要是用來裝飾和美觀,也有炫富的意思。

這種鞋由於跟是在中間,所以走路的時候極容易摔倒,遠不如現在的高跟鞋。不過即使這樣,清朝的妃子還是堅持穿。那麼他們爲何穿這種鞋子?

第一種說法是滿清入關之後,覺得關內的溼氣非常重,很多路上有水。爲了不弄溼自己的下衣,所以穿這種鞋跟非常高的鞋。這樣褲子就沾不到水了。第二種說法是清朝的女子都是天足,也就是不裹腳的,腳比較大,不適合穿漢族女性的鞋子。畢竟漢族女子國教,都是三寸金蓮。所以清朝女性穿這種特有的鞋子。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很特殊,就是爲了方便皇帝。皇帝后宮佳麗三千,皇帝本身都分不清。不過看這種鞋子就能分得清。因爲不同級別的女性,穿的鞋子是不同的。鞋子上的花紋和繡的東西都不同。看鞋子就知道妃子的級別了。

其實這些說法可以說不算是很精確。清朝女性確實不裹腳,畢竟人家是馬上的民族。但是穿這種鞋子的女性也都是貴族,她們又不需要勞動,一般也碰不到水。再者說皇帝辨認妃子的方式有很多,服飾、頭冠等都可以辨認,未必一定要看鞋子。但不管怎麼說,這種鞋子都算是滿族女性的一種服飾標誌,都是人家文化的一部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