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燕雲臺》熱播,很多人都覺得蕭燕燕太自私,胡輦太注重親情。其實,看完原著,瞭解了整個故事,我覺得胡輦沒有那麼偉大,蕭燕燕的身上始終有大格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胡輦和蕭燕燕。

01

胡輦一出場就顧全大局,她爲了救烏骨裏犧牲了自己。很多人都喜歡大姐,覺得大姐注重親情。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原著,我對胡輦都不喜歡,更多的是心疼。

她爲了救烏骨裏犧牲了自己。拿自己的終生大事做交換救了烏骨裏,換來的不是感恩,而是質疑。的確,胡輦有野心,她把自己的野心隱藏到她都要忘卻了,她總在鑽空子。她嫁給太平王,不是沒有想過當皇后。但是,誰都可以質疑她,但唯獨烏骨裏沒有資格。如果不是胡輦,她能完好無損地嫁給喜隱嗎?

烏骨裏,不值得胡輦救。第一次她可以嫁給太平王換她平安。以後,她可以用太平王的權勢繼續救她,但她有多少個自己可以犧牲。何況,烏骨裏一點都不值得感恩。她覺得胡輦那樣做是應該的。

後來,她爲了救烏骨裏,爲了救喜隱,去求蕭燕燕。烏骨裏明明做錯了,她讓燕燕原諒烏骨裏。她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燕燕身上。不講姐妹情誼的是烏骨裏,不是燕燕。可想而知,那杯毒酒蕭燕燕喝下去,她就沒命了。

烏骨裏一次次地挑釁蕭燕燕,不是兒時的姐妹爭吵,她挑戰的是太后的權威。胡輦一次次地救她,是縱容她。這樣,烏骨裏,只會肆無忌憚。

親情固然重要,但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否親近和血緣沒有關係。哪怕是家人,也沒有必要搭上自己的一輩子去救另一個人於苦海。烏骨裏是成年人,她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所有的事情,有因必有果。02

三姐妹中,我最喜歡的是蕭燕燕。很多人覺得蕭燕燕賜死了兩個姐姐,不顧親情,很自私。她不想殺她們,可是她們誰也不想她好好活着。

烏骨裏把丈夫和兒子的死都怪罪在蕭燕燕頭上,她要報仇。她絲毫不顧昔日姐妹情分。蕭燕燕放過她一次,還會有第二次。

胡輦一次次替烏骨裏求情,何曾想過蕭燕燕,她也是那個受害者。胡輦習慣性地幫了弱者。

胡輦和撻覽阿鉢的事情,蕭燕燕確實反對了,站在客觀的角度,撻覽阿鉢確實不是什麼良人。如果換位思考,蕭燕燕遇到這樣的人,胡輦未必會同意。

撻覽阿鉢激起了她的野心,謀反失敗了。蕭燕燕是在乎這段親情的。但是,她生命的最後時刻,韓德讓還是動手了。韓德讓動手和蕭燕燕動手,是沒有區別的。她已經放棄親情了。

身爲太后,她不允許自己兒女情長。她要爲兒子留下沒有後患的江山,父母之愛子,必爲之計深遠。作爲太后,作爲母親,她的做法沒有錯。如果她留下胡輦,她兒子的江山後患無窮。

相比胡輦的自我犧牲,蕭燕燕更懂權衡利弊,該爭取爭取,該挽留挽留,該捨棄便捨棄。在其位,謀其政。03

胡輦一直是羨慕蕭燕燕的。嫁給君王,成了最尊貴的女子。然而,後半生還能和自己曾錯過的愛人攜手度過。她想做不能做的事,韓德讓都會替她做。而自己,似乎都在委屈求全,顧全大局。蕭燕燕似乎任性了一輩子。

胡輦委屈的背後是不甘心,註定會謀反。她只爲自己活了一次,就暢快了那麼一次,是萬劫不復的深淵,最後丟掉的是自己的性命。蕭燕燕不一樣,她一生都爲自己而活。

她的偶像是述律太后,她也想成爲那樣的女人。但她從未想過嫁給皇族,她要嫁給自己愛的人。所以,她會和韓德讓私奔。後來,看着那些人打韓德讓,她妥協了。她進宮了,但她心裏依舊是韓德讓。

進宮後,她真的成了述律太后那樣的人。她這一生,雖然任性。但都在不斷選擇。你以爲她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不過背後的辛酸她從不說。嫁給耶律賢,多少人羨慕她皇后的尊貴,但對她來說,她寧可不要。但既然成了皇后,她就有肩負天下之責。耶律賢不能做的,不想做的,她都做了。那個承諾保護她的帝王,反而是害怕了,退縮了,而是她一個人呢強撐着。

後來,耶律賢走了,她下嫁韓德讓,她的兒子不明白,她直接告訴他,大療丈夫死後,女子可以再嫁。普通女人都能再嫁,我爲什麼不能。你可以娶你心愛的女子,我爲什麼不能嫁給我欣賞的男子。如果這點事情都害怕,那麼該如何坐穩江山。

蕭燕燕這輩子都任性,但她從沒有不甘心。因爲,她對所有的事情都盡力了。這一生,她委屈過自己,也成全過自己,所以纔有了 圓滿。做女人,千萬不要學胡輦。爲了所謂親情委屈自己,何嘗不是一種綁架。人生短暫,請記得爲自己而活。

今日討論:你是如何看待蕭燕燕和胡輦的?

吉吉:陪你一起追劇,分享我的感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