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今年的熱點樓市,很多人會首先想到深圳、杭州。但隨着時間逐漸臨近年底,我們發現,上海纔是真正的耐力型選手。

如今的上海樓市並未因爲天氣轉涼而退熱,反而後勁十足,異常活躍,日光盤頻出不足爲奇,千萬豪宅售罄見怪不怪。以至於很多上海朋友急了,擔心房價要節節攀升,再不買就更買不起了。

行情穩了

今年1-9月,上海新房成交量高達5.38萬套,成交面積達到630萬平方米,成交金額達到3612億元。和2019年同期相比,成交套數增加8%,成交面積增加8%,成交金額增加14%。

金九銀十期間,上海樓市的熱度也是槓槓的。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9月份上海新房成交面積爲110.9萬平方米,創2017年市場降溫以來的成交數據新高;10月份熱度也很高,上海新房市場成交面積高達95.7萬平方米,同比增加了77.9%。

而且上海房價也在持續增長,從下圖的數據可以看出,從今年3月開始,房價就開始了持續增長,上海9月份新房均價爲52419 元/㎡。

特別是高端市場熱度值高,直叫人感慨“壕無人性”——位於黃浦區董家渡板塊的一個樓盤,10月30日年內第三次開盤,認籌率高達633%,51套300-400㎡大戶型2小時即告售罄。

當然,能一擲千金買千萬豪宅的只是少數人,從上海總體成交量看,低價房依然佔據成交量的主流,特別是有多個限價房項目集中入市的南匯區,成交量排在上海全市之首。這也很正常,改善型需求和土豪們畢竟是少數人,低價成交纔是大部分人買房的第一要務。

站長要特別提一下虹橋區,目前該地區項目普遍火爆,10月份熱度爆棚。區內的虹廬灣認籌率高達899.2%,相當於9個人搶1套房;蟠龍天地吸引了3715組認籌,打破了上海市場維持兩年半的新盤認籌記錄。

其實虹橋區房子火爆並不是今年纔有的事兒,早在2019年4月中核錦悅府一期開盤,整個大虹橋就沸騰了,388套房源吸引718組客戶參與搖號,成爲去年大虹橋首個“日光盤”;9月份,中駿天璟369組認籌排隊搶220套房源,同樣當天清盤。

虹橋區很火,自然有其火的理由,今年3月17日獲批的《上海市虹橋主城片區單元規劃》,就起到了助推作用。根據批覆,虹橋商務區將建設成爲引領長江三角洲區域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國際開放樞紐。到2035年,虹橋樞紐1小時覆蓋長三角區域縣級以上城市數量比例超過60%,推動虹橋商務區與長三角區域主要城市形成2小時交通圈。

利好政策有了,頂級產業來了,自然會吸納高收入人羣,因此紅橋區的大熱也是大勢所趨。

安居客數據顯示虹橋11月二手房均價已經達到63888 元/m,雖然價格較高,不過依然有上漲潛力。

乾貨在此

與股票、基金相比,房子作爲不動產,收益相對穩定。在我國,樓市就是政策市,有紅利的房子自然搶手,畢竟資源是有限的。對於購房者來說,買房時必須快、準、狠,否則容易踏空。

在政策利好的第一時間,就應該尋找區域內的新房、二手房,密集關注項目動態,多參與幾個項目的購買,中籤成功的可能性也會更大。這種方法並不侷限於上海,只要是有發展紅利的城市、區域都是適用的。

現在上海不僅新房火爆,連二手房都不好上車了,不少房東抬升房價,甚至很多房主要求購房者看房時就帶上意向金。

這也不難理解,在牛市中,很多賣家是不情願很快把房子賣掉的,把房子掛出去主要是投石問路,等的是更大的漲幅,所以很多人會用人在國外或者出差的名義吊着下家,或者採取一個禮拜統一看一次房的形式,讓所有意向買家集中在一個時間段來看房或談判,以便形成競爭,高價售出房子。

前幾天有上海站友在留言中表示了焦慮:“我的社保要到明年6月才滿5年,現在沒有買房資格,擔心照現在的房價上漲速度,未來有買房資格時,會不夠錢在上海上車。”

站長建議自住剛需的朋友把心態放穩,稍安勿躁,反正現在急也沒用。等到明年年中,上海也不至於比現在貴出一大截,畢竟滬上走的是慢牛,房子並沒火到一天一個價的地步。

在上海買房,如果是投資,應該選熱門區域,或是靠譜的學區房,因爲要保證未來好出手。剛需則可以選相對冷門一些的區域,價格低,好上車。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時間過得很快,還有不到2個月,2020年就要過去了。還沒上車的,努力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