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山勢北高南低,72峯巒綿恆,像72頭雄獅面北而臥,山山都是高聳入雲的陡峭,猶如刀切斧砍一般不可逾越,它日夜警惕地守護着四川的大門。在這座天然屏障中,有一個隘口,懸在幾丈深的絕壁中,古稱“鳥道天險”,即便是插翅也難飛過去,這就是劍門關。

劍門關關口有座三層門樓,樓上設置瞭望臺,底樓裝置有兩扇大鐵門,在刀毛劍戟時代,若有敵寇闖關,守關兵卒緊閉鐵門,便成了“一馬當關,萬夫莫開”之地,但關口一破,就一瀉千里,直下成都。因爲它地勢險峻,又是戰略要地,所以自秦王伐蜀以來,劍門關就成爲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

1935年,紅四方面軍過了嘉陵江之後,若要往西發展,就非過劍門關不可。4月1日,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 王樹聲 親自率領紅31軍92師274團2營逼近 劍門關,準備這座天險。

下午,紅軍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包圍敵人,打響了名垂青史的劍門關之戰。2日佛曉,劍門關外圍守軍據點全被掃清,守敵被逼上最後一個主峯陣地,緊閉大鐵門,據險守關口。

爲了不給敵人的喘氣機會,攻打劍門關的各部隊,不顧幾天來的奔襲、苦戰和飢餓,立即向主峯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上午,天空烏雲由淡便濃,毛毛細雨越下越大,地上的水順着山溝往下流淌,攻擊部隊一次又一次向敵人主峯陣地發起猛攻,守軍居高臨下,不歇氣地向紅軍傾瀉炮彈。紅軍在山下,炮火壓不住敵人的火力,進攻的部隊一次次以失敗告終。

此時,戰事進行得十分激烈,紅274團2營營長 陳康 一直跟在王樹聲身後,閒着無事,悶得慌,又急得要死。就在這時,山谷中突然傳來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原來,關口的守軍見紅軍久攻不上,竟然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中衝了下來,試圖“奪回”失掉的陣地,這一幕,正是王樹聲求之不得的,他立馬對陳康說:你們2營立即向主峯陣地發起衝鋒。

陳康早已心急火燎,王樹聲話語一落,他就掏出了手槍,率領部隊向猛虎一般往上衝。但劍門關不虧號稱天險,易守難攻,2營連續幾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被敵人壓在一個土坎下抬不起頭來。

就在陳康無計可施之時,一發又一發的炮彈落入敵人的主峯工事上,原來王樹聲命令炮兵開火了。“衝啊”陳康一聲吶喊,率領部隊瘋狂地衝向敵陣。一時間,全營以泰山壓頂之勢攻打,手榴彈在敵人陣地上到處響,打得敵人像一羣羊似的亂跑亂竄。

誰知這時,奇妙的一幕發生了,敵人越跑越多,東一羣、西一羣,多得像像螞蟻傾巢一樣,陳康也被這意外的情況弄愣了,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敵人怎麼越來越多?該不是情況有變化了吧?

但是,他並不管這些,只是率領全營戰士窮追猛打,拼命地往上衝,等他衝到敵人陣地一看,才發現主峯上是一個營的工事,另一個營隱祕在松樹林裏做預備隊。但由於2營又猛又快,守軍來不及使用預備部隊反撲,兩個營就一起潰退了,因此漫山遍野盡是逃兵。

陳康

4月2日黃昏,劍門關之戰就此告捷,紅軍共殲滅敵軍4個團的兵力。而負責主攻的的2營營長 陳康,也因表現出色被提拔爲副團長。建國以後,陳康憑藉着重大的貢獻,成爲了我國的開國中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