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中國記者節。

11月6日下午,

樂清市文化綜合體保利影院廣場洋溢着喜慶的氣氛,

市融媒體中心的新聞工作者們早早守候於此,

通過爲民服務的方式,

與市民們提前共度記者節。

00:55

樂報微視出品

1

當天,由中共樂清市委宣傳部主辦、市融媒體中心和市文明中心承辦的慶祝第二十一個記者節暨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舉行。活動以“實踐、服務、互動”爲主基調,以“踐行‘四力’做新新聞人”爲主題,是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及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融媒時代 砥礪前行

編者按:在11月6日舉行的樂清市慶祝第二十一個記者節暨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啓動儀式上,10位優秀新聞工作者獲得表彰,他們有的是編輯,有的是記者,有的是主持人,有的從事新媒體制作;有的已在新聞行業奮鬥二十多年,有的入行才兩年多。崗位不同,從業時間不同,但他們對新聞事業的熱愛相同,對這份工作的執着無異。在這裏,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心聲,來感受他們的拼搏、堅持和期待。(以下編排以姓氏筆畫爲序)

▼馬逸塵

樂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盡心盡力採寫好每一篇報道

今年是我走出校園成爲記者的第二個年頭。

短短兩年間,已記不清多少次深夜從牀上爬起拿着機子往外衝,也記不清多少次踏着泥濘在大雨中拍攝採訪。然而,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便需要時刻謹記一位記者的操守。每當自己拍攝的新聞成爲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時,那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令我真正體會到了身爲一名記者的快樂。

兩年來,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是工作業務知識,還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新聞工作是嚴謹的,容不得半點馬虎,無論工作多繁重,我都會以樂觀的姿態去應對,盡心盡力採寫好每一篇報道。

▼王常權

樂清日報《文化週刊》編輯

筆耕不輟 傳播文化

2019-2020年度,樂清日報《文化週刊》編輯發行了49期共190個版面,都是我一個人編輯完成的,還採寫了很多有分量的文化報道,其中我採寫編輯的作品《實現理想中的大同美》獲得了2019年度中國縣市報新聞獎二等獎。

2019年10月16日,“雁蕩山龍鼻洞摩崖題記”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聞訊馬上跟進報道,在《文化週刊》刊發《恭喜恭喜,“省保”升“國保”——“雁蕩山龍鼻洞摩崖題記”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廣爲轉載,在讀者中間引起巨大反響。

《文化週刊》在2018年下半年推出“國風堂”欄目,以封面頭條爲主陣地,刊發了一系列極具分量的文章。2019年5月31日開始,刊發的《大國夢的古老智慧——淺談<管子>的管理之道和當代借鑑意義》系列文章,介紹《管子》在內政外交等方面的治國理政智慧,對於我們處理很多問題也有借鑑意義。

▼劉麗娟

樂清日報全媒體要聞版編輯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轉眼,我來到樂清日報已有18個年頭了。

去年,我增加了編要聞版的任務。從那一刻起,驟然覺得身上的擔子重了。

在新的崗位上“學中做,做中學”。我每天在編版的時候,將自己沒發現,而二清、清樣等環節中發現的錯別字、問題記錄下來,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同樣的稿子,別人取得好的標題也記錄下來學習。這一小小的“用心”,讓我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

今年3月3日夜,我下班到家已是凌晨1時多,睡前習慣性地刷了下朋友圈,看到北白象社區幹部在朋友圈中發“盡職盡責、任勞任怨,一個多月一直奮戰在防疫第一線,卻倒在了去上夜班的路上”的悼文時,就想,或許背後有故事,於是聯繫了社區幹部,第二天7時多就趕往北白象鎮琯頭村採訪網格員賴小東在抗疫中殉職的事蹟。當天我採寫了《堅守抗疫一線一個多月,雨夜,他倒在赴崗路上》的通訊報道,賴小東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從事新聞工作多年,最深的體會是,工作中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保持新聞“警覺”,才能採寫和編輯出讀者喜聞樂見的好稿子。

▼楊芷瑩

樂清市廣播電視臺節目主持人

堅持做有溫度接地氣的節目

我永遠記得上大學時老師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主持人先是人,再是主持人!”是人必須有溫度,主持的節目才能夠接地氣。我與新聞真正結緣從2016年大學畢業開始,主持的第一檔節目是《樂視會客廳》。剛開始工作,什麼都不懂,有的就是滿腔的熱情。常常爲了做好一期節目查閱大量資料,爲了採訪好一位嘉賓,功課要做到深夜。

去年超強颱風“利奇馬”登陸期間,我成爲“追風記者”的一員,到大荊採訪,村民們拉着我的手說“你們可算來了”,那一刻,我彷彿明白了新聞不只是客觀的數據和事實,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給羣衆帶去的可能是一份希望。

今年是我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五年,在今後的新聞工作生涯中,我會繼續紮根基層,爲新聞事業付出努力和汗水。

▼鄭樂嫺

樂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從不同角度看世界精彩

兩年前,我進入了樂清市廣播電視臺,開啓了不一樣的人生旅程。

在電視臺我經歷了市政組、外宣組、方言組等不同部門,從不同角度看世界的精彩。

今年初疫情期間,當市民居家的時候,我們和同事“逆風而行”,拿起話筒,扛起攝像機,在醫院、隔離點、衛生所等一線奔忙。我深入一線,讓居家的市民瞭解樂清最近上演的故事。

隨着全媒體時代的到來,記者被賦予了更高的使命,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在未來的新聞報道中,我將始終忠誠於黨的宣傳事業,紮根基層一線,弘揚時代正能量。

▼趙路

樂清市廣播電視臺總編室主任兼臺新媒體中心主任

踐行“四力”守好新聞輿論陣地

在擔任播音主持人的十四年裏,我苦練基本功,曾連續13年擔任市“兩會”“黨代會”現場宣讀任務,播音和新聞作品多次獲得省、市級獎勵。2003年被評爲一級播音員,2007年被評爲樂清市第三屆十佳青年。

2006年底我轉崗到策劃部,從做策劃編預算,到寫文宣推廣、資金籌措,直至項目執行、整理歸檔,樣樣拿得起,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廣電大型活動。2016年我擔任總編室主任兼新媒體中心主任,帶領團隊開發新聞APP、手機微網站等融媒基礎設施。每年臺風季我堅守在抗臺報道一線,“利奇馬”颱風期間,通宵值班後又連續5天加班至午夜,和同事們刊發了一篇篇全市幹部羣衆奮起救災、積極生產自救的報道。年初疫情期間,我和同事連續近3個月加班,經常夜裏11點多還開網絡會議協調工作。

從臺前到幕後,我認爲新聞工作者不論在哪個崗位,都要練好“四力”,守好新聞輿論陣地。

▼徐琴微

樂清日報社全媒體社會文化部主任

一路堅守與愛同行

一把傘溫暖一座城。

去年6月,環衛女工李翠蘭撿拾棄傘、雨天送路人的暖心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引發全國關注。

爲了讓愛心持續傳遞,在樂清日報社編委的指導下,我策劃發起“流動愛心傘”行動,聯合市文明辦等部門呼籲市民捐出家中舊傘,放在公共場所供雨天忘帶傘的市民所用。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徵集2500多把愛心傘投放10個愛心傘點,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這組連續報道獲評2019年度浙江新聞獎三等獎,李翠蘭也獲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特別獎,獲評“溫州好人”等榮譽。

總有一股愛意在心頭湧動。去年年初以來,我牽頭開展爲福溪學校學生圓夢等各類新聞爲民服務活動60多場,主抓的“e點愛”智慧公益平臺至去年底募集善款1500多萬元,幫助困難羣衆解決燃眉之急。帶頭策劃、採寫精品力作,去年個人獲評國家級、省級、溫州市級新聞獎項10多個。不知不覺,已在新聞一線堅守20多年,去年,我的從業故事入選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編著的《堅守》一書,帶領的社會文化部團隊2019年記者節被評爲溫州市新聞工作先進集體。

▼程歐陽

樂清日報社美編

努力拼命錘鍊得更優秀

擔任報社美編工作以來,大小任務不斷,尤其是今年,承接了幾個市裏重大會議的PPT製作,讓我深感責任重大。

今年8月17日,全市召開全域美大會,市委主要領導在臺上對照PPT講解全域美工作。我坐在會場後方一個不起眼的位置,看着臺上一幕幕晃動的PPT頁面,想起了接到該任務後的每個日日夜夜。找圖片、調版式、美化表達……8月16日晚,我更是在市委辦待了個通宵。那天直到領導講完最後一頁PPT,我才如釋重負返家休息。

後來,我得到不少來自同事、朋友的會場反饋或事後反饋——這PPT上的幾張圖片好看、PPT質量蠻高。這讓我嘴角掛上了笑。不過,全域美等一系列PPT的製作都離不開領導同事的指點幫助,再加上我這“新聞民工”的不斷操勞,才能展現較好的效果。

每當工作很累的時候,我總用一句話鞭策自己——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能優秀。

▼謝海波

樂清市廣播電臺主持人

分享快樂是最快樂的事

我是阿放。進入樂清市廣播電臺的那一天,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爲主持人。那時候的我,還是一名值機員。看着往來進出直播間的主持人,覺得他們格外神祕而且神聖。於是乎,經常有的沒的和他們聊天。直到有一天,我們的鄭主任突然和我說:“阿放,我覺得你說話挺有意思的,要不,哪天試試和我們一起主持?”

於是,陰差陽錯,我成了那個自己“嚮往”的人。第一次做的節目是《汽車4S》,在老前輩的帶領下,算是平穩過渡了自己的第一次。而後,和奕童主持的《車裏車外》,也許是主持風格不一樣,也許是上班族太需要一份簡單的快樂,《車裏車外》節目在那幾年,算是火爆了。再往後,就是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和夢溪一起主持《下班萬歲》。

從2009年到現在,聽衆換了一批又一批,有聽衆從大學畢業到結婚生娃,帶着孩子來聽。也有風趣的聽衆說,阿放我是聽着你節目長大的。

當一個主持人其實很快樂,最快樂的莫過於將自己的快樂分享給所有收音機前的聽衆朋友們。未來十年,仍然希望,當你們打開調頻FM99.5,能聽到一個快樂的聲音:“大家好,我是阿放。”

▼曾盼

樂清日報社全媒體數字編髮部記者

做一個“多面手”記者

在報社新媒體工作7年,掌握的專業技能也漸漸多了起來。從最開始的一名報社通訊員,到2013年正式成爲報社的一員,攝影、攝像、做視頻、編輯微信成爲我工作的日常。2018年是短視頻井噴式發展的一年,樂清日報社官方抖音賬號也開啓運營,2019年我剪輯的《三歲男孩徒步4公里給姐姐送牛奶》短視頻被各大政務號和自媒體號推送轉發,播放量破1億次,當日抖音熱搜排名全國第三名,一夜間樂清日報抖音粉瘋漲了16萬,成爲樂清抖音大號。

2020年伊始疫情期間,我用鏡頭採訪記錄了很多平凡卻感人至深的普通人,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舉動,溫暖着特殊時期人們的心靈。抗疫紀實短片《樂清,我們在一起》成功創作的背後,是夜以繼日的堅持,更是作爲一名黨媒記者的擔當。

一行字、一張圖、一個視頻,展示真實的世界和時代的魅力。融媒體時代,我們逐夢前行。

多樣互動 其樂融融

多才多藝融媒人

11月6日下午,市文化綜合體保利影院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市融媒體中心大家庭的成員們早早等候在此,開展新聞爲民服務的同時,一場由他們精心準備的文藝演出,讓市民們看到了融媒人拿筆桿子扛攝像機背後多才多藝的另一面。

“我們用鏡頭,捕捉社會陸離的光影,我們用筆尖,記錄時代耀眼的瞬間……”當天14時許,詩朗誦《我們的名字叫記者》拉開了本次樂清市慶祝第二十一個記者節暨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的序幕。來自市融媒體中心的8名新聞工作者,深情款款地向人們訴說着記者這份職業所賦予他們的力量。

“這首詩像是一個告白,在朗誦的時候,我們不只是向觀衆們解說記者是一種怎樣的職業,更是喚起自己內心對這份職業的敬仰和嚮往。”該節目表演者之一吳夢夢說,雖然不是第一次念這首詩了,但每一次朗誦,總有一股滿滿的感動湧上心頭。

當天下午的文藝節目大多爲新聞工作者自編自導自演。男聲獨唱《對鳥情歌》,曲聲悠揚,充滿本土特色,展現新聞工作者着眼本土、心繫羣衆的宗旨,一下就拉近了與觀衆的距離;女生獨唱《華夏》,瀟灑的曲風向觀衆展示新聞工作者勇往直前、記錄時代的情懷;男聲獨唱《中國力量》,在振奮人心的歌聲中傳遞媒體人攜手並肩、共創美好生活的願望。演出中,樂清市戲曲藝術傳承展演中心也帶來民樂表演《權御天下》助興。

精彩的節目贏得觀衆陣陣掌聲,穿插其間的互動答題更是掀起了一個個小高潮。“樂清市融媒體中心是什麼時候成立的?”“融媒體中心由哪幾家媒體組成?”“樂清日報的三大週刊分別是什麼?”……一個個問題吸引了衆多市民爭相搶答。

“我每天上下班開車聽廣播,上午讀報紙,晚上回家看電視新聞,空閒的時候還會瀏覽新聞公衆號、網頁等,一天都在通過各類媒體瞭解身邊的大小事。”市民林先生在互動答題環節中,一口氣報出了題目答案,拿到獎品的他笑着對記者說,之所以對答如流,是因爲自己的生活離不開媒體,離不開新聞資訊。“這個活動真好,那些天天在報紙、電視上看到的名字、面容,在廣播裏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新聞工作者們原來是這樣的,他們比我想象中的樣子更可愛、更真實!”

垃圾分類寓教於樂

“唉呀,差一點點就扔沙包成功了!”當天活動現場,垃圾分類服務攤位前熱鬧非凡,其中垃圾分類趣味遊戲環節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根據工作人員的指示,參與者用4種不同顏色的沙包扔地上豎立着的各類垃圾牌子,扔中者即可領到一份小禮品。

據市垃圾分類辦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樂清垃圾分類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市垃圾分類辦得知本次大型公益活動消息後踊躍報名。活動現場,他們共設置兩大互動環節,即趣味遊戲和趣味問答,希望通過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巧妙地將垃圾分類的知識融入其中,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

“這個受潮了的餅乾應該放在易腐垃圾桶裏,這個陶瓷碗應該放在哪裏?可回收垃圾桶還是其他垃圾桶呢?”市民鄭女士在進行垃圾分類模擬投放過程中犯難了,工作人員對她循循善誘,最後她將卡片扔進了其他垃圾桶裏,一連答對5題的她成功領到一份禮品。

家住市區北大街的張阿姨告訴記者,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以前她對垃圾分類不太瞭解,通過關注各類媒體,對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瞭解了不少。雖然有些知識掌握得不足,但願意多學習,以後就熟能生巧了。

當天,工作人員向市民現場發放了500份宣傳資料和垃圾環保袋,頗受大家歡迎。

節約糧食我們行動

在“節約一粒糧,我們在行動”光盤行動簽名牆上,市民們紛紛響應,上前簽名留影,還將宣傳口號和照片發佈在朋友圈,成爲響應光盤行動的一員。

當天,市文明中心聯合樂清日報全媒體開展光盤行動宣傳活動,每一名前來簽名並響應光盤行動號召的市民,均可獲得一份精心準備的小禮物。這些小禮物,也與光盤行動有關係,如公碗、公筷、公勺等,無不體現着文明餐桌、光盤行動的理念。

“我是一名社工,從事關愛和教育留守兒童工作,光盤行動也是我們平時對孩子們的教育重點。”市民周珺簽下自己的名字後說,“我們經常告訴孩子們,要量力而行,能喫多少就拿多少,喫不完要帶回去喫,要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許浪費。”在她看來,這樣的活動特別好,她很想帶孩子們過來學習學習。

江少偉是江西人,也在牆上籤下大名。“我是60後,十多年前就來樂清工作了,我們這一代人都有珍惜糧食的傳統。”江少偉說,“現在年輕人把老一輩好的習慣都忘了,是該好好撿回來了。”

模擬體驗心肺復甦

爲提升心肺復甦在公衆中的認知度和普及率,推動心肺復甦在猝死、心跳驟停等突發情況時的應用,活動現場,市心肺復甦推廣小組也來了,4名工作人員現場爲市民宣傳人體器官捐獻、普及心肺復甦有關常識和實踐操作技能。

活動主要以實踐操作的方式展開,講師朱帆邀請在場的市民參與模擬體驗練習,現場演練心肺復甦基本動作要領。大家通過直觀感受,掌握了所學內容,提高了應對突發情況的處理能力。市民們的積極參與和互動,使得整個活動現場熱鬧非凡。

兩名三四歲的孩子在現場好奇地躍躍欲試,於是工作人員耐心地手把手教他們學習如何打開氣道、判斷呼吸、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內容,雖然孩子力度不夠,學得不到位,但在朱帆看來,能在孩子心裏留下一個如何進行心肺復甦的概念也是有意義的。

“我一邊聽工作人員講解,一邊進行模擬操作,感覺一點都不難,回家後還可以指導家人學習。”市民吳女士告訴記者,這次學習讓她掌握了一門急救技能,能在關鍵時刻挽救他人生命,十分有意義 。

忠實粉絲熱情互動

“我是你們的忠實粉絲,關注你們很多年了,今天終於見到小編真人了!”在樂清日報全媒體“樂清發布”“中國樂清網”展臺前,張女士興奮地對工作人員說,還拿起手機,拍下了見面時這一幕。

當天活動現場,只要關注“樂清發布”“中國樂清網”兩個微信公衆號,並分別轉發新聞到朋友圈,就可獲得牙膏牙刷、電池等小禮物。

“我也是‘樂清發布’‘中國樂清網’的粉絲,有時候來不及看報紙,就看一遍兩個微信號發佈的新聞,基本可以知道樂清發生的大小事。”市民王倩得知兩個微信號平臺的編輯就在展臺前,興奮地過來打招呼。王倩家住城東街道,家裏訂了十多年的報紙,自從兩個微信公衆號推出後,她是第一批關注訂閱的讀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時候,王倩一家人幾乎足不出戶,只能靠微信公衆號發佈的新聞來關注樂清的疫情動態。“你們當時發佈的新聞有不少10萬+,我幫你們轉發了很多哦。”王倩笑着說。

樂清日報·保利國際影城攤位前,也圍着一羣粉絲和影迷。當天影城推出記者節專屬活動,前200名粉絲只要花9.9元,就能辦理爲期3個月的季度卡。這樣的優惠卡,沒多久就被影迷們搶光了。每位關注影城公衆號並轉發的粉絲,還獲得電影手辦等禮物。剛辦理了季度卡的好幾個影迷說:“最近有太多大片上映,比如馬上要上映的好萊塢影片《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要趕緊約上朋友去看一場。”

情傾民生 攜手同行

廣場會客聽民聲

今年11月8日是第21個記者節,爲了慶祝這個屬於媒體人的節日,11月6日,樂清傳媒政協委員會客廳在樂清市文化綜合體保利影院廣場開門會客,舉行爲民服務活動,聽民聲解民情,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前來諮詢政策、反映問題、建言獻策,短短兩小時,就收到了80多件諮詢和建議等。

活動當天,樂清傳媒政協委員會客廳成員——政協樂清日報社委員工作室就羣衆關心的熱點問題線上線下徵集民情民意,陳佳委員工作室聯合廣電市民監督團開展民生諮詢,浙江嘉瑞成(樂清)律師事務所、葉舟委員工作室(浙江聯英樂清律師事務所)和葉丹委員工作室結合各自的專業特色,爲市民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公益聯盟當天在現場開展爲市民送書法、保健推拿等爲民服務活動,受到羣衆的歡迎。

當天14時活動開始,樂清傳媒政協委員會客廳的攤位前很快就有市民趕來諮詢、反映民聲。

城東街道的楊本禮家住景灣花園,他早早地來到活動現場。“景灣花園的住戶很多是城中村改造徵遷戶,小區房產證遲遲辦不下來,給小區居民的孩子就學帶來很大的困難。”楊先生希望相關部門爲小區的房產證辦理打開綠色通道,爭取早日辦好房產證。

家住北大街的一羣市民和景賢社區主任黃巧雲在朋友圈看到當天樂清傳媒政協委員會客廳開展爲民服務活動的消息後,第一時間趕來現場道心聲。“幾年前,聽說北大街將變身歷史文化街區,我們都很高興。”姚貴金老人一直在北大街開鬆糕店,他說以前熱鬧的時候一天鬆糕就能賣出上百甑,而現在的北大街門可羅雀,他覺得挺痛心的。曾擔任過市文物館館長的南向北家住北大街,有着很深的老城情結,看着一些老房子缺少管理變成危房甚至面臨倒塌特別難過。黃巧雲說,晚上這裏沒有路燈,黑漆漆的,最近她去這一帶普查人口,都要按電筒出行,還有老人因天黑路不平摔傷。“政府已花了大力氣把北大街很多老房子徵收過來。”他們希望能好好地管起來,把燈亮起來,把古民居有效利用起來,早日把北大街打造成樂清的河坊街。

“我今年繳了公積金,有繳公積金可以辦理公積金貸款,想知道之前的商業貸款現在能否轉爲公積金貸款?”“我老公出軌了,他的父母同意將房子寫到我孩子名下,但是房子沒有產權證,怎麼辦?”“《民法典》出來後,離婚二次訴訟程序和時間間隔是怎樣的?”……房產和法律問題也是市民關注的熱點,諮詢的人比較多,樂清傳媒政協委員會客廳的成員認真傾聽民聲,一一仔細記錄。

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熱心市民也來到現場,紛紛就一些熱點話題和羣衆關注的內容積極建言獻策。

章華金是樂清市人大代表,他特別關注民生問題。當天下午,他來到現場反映,市區寧康西路萬岙前山段至高速口的萬岙前山高速橋,只有車道沒有人行道,行人行走在車流中,險象環生。這條橋有16米寬,他呼籲相關部門予以重視,儘快在橋兩邊增設人行道,方便市民安全出行。

由於集中修路修橋,樂清有些路段最近有些堵,市政協委員林芳如建議市政部門以後修路、修橋要統籌安排,讓市民的出行更通暢。

樂清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祕書長黃豔則對全域美建設中的垃圾分類提建議:要加強宣傳引導,明確垃圾分類中每一個垃圾產生者、處理者在分類中所承擔的角色。政府要建好垃圾分類的終端,讓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歸宿。

樂清傳媒政協委員會客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場收集的民生民情,將及時梳理並與相關部門對接協調,架起部門和羣衆溝通的橋樑。樂清傳媒政協委員會客廳將發揮融媒體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互動,去影響樂清衆多的媒體人,特別是媒體精英、傳媒業界的黨外知識分子,通過他們去宣講方針政策,組織協商討論,凝聚智慧力量,發出媒體強音,講好樂清故事,弘揚社會正能量,畫好最大同心圓。

關注民情傳愛心

“對‘e點愛’有關注,前段時間,川籍三輪車伕捐獻器官,他的孩子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愛,幫助他圓大學夢。這個報道傳遞了正能量,說明人間有真愛。”11月6日下午,在“e點愛”公益平臺、樂報有料攤位前,來自芙蓉的28歲的盧林烽由衷地說。他希望樂清日報全媒體能加大這方面的報道力度,也希望自己以後有機會加入到慈善隊伍中去。

來自大荊的退休人員馬小福也來到攤位前,他說,樂清日報辦得很好,版面大氣,新聞接地氣,自己每天都看。留連在攤位前的市民鄭樂敏喜歡看樂清發布和中國樂清網的信息,平時關注生活小竅門,覺得這些報道很有意思,希望樂清日報多些這方面的內容。

當天,“樂報有料”團隊現場還接到了10來個報料,涉及垃圾清理、困難求助、欠薪投訴等。一新樂清人新生早產兒住院一個多月,缺少醫藥費,其父來現場求助,希望社會愛心人士幫他渡過難關。

據悉,“每日一點愛,隨手做公益。”自2015年11月“e點愛”智慧公益平臺上線至今年10月,已發起捐款項目100多個,捐款人數突破7.6萬人次,以助醫居多,還涉及助學、助殘、扶老、環保等,線上捐款人數突破7.5萬人次,線上線下捐款超過1500萬元,幫助了上百個家庭,緩解了困難羣衆的燃眉之急。“e點愛”帶動全城愛,目前已成爲樂清一張響噹噹的慈善金名片。

《民生995》在行動

樂清市廣播電視臺的《民生995》是一檔老牌節目,已有11年曆史。11月6日下午,《民生995》在現場設攤,接受市民諮詢。

在現場,市民李先生向《民生995》爆料。他介紹,位於南塘鎮的山馬村曬鹽歷史悠久,但周邊有好幾個工地,再加上疏港大道的開通,他擔心,揚塵會對曬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民以食爲天,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就是鹽。”記者徐文青表示,自己將在下週去山馬村進行實地採訪。

此外,《民生995》欄目現場也接到了投訴。有市民反映,在龍澤嶺到虹橋的老104國道上,不知什麼原因,道路與橋樑之間的縫隙變得很大,給行車造成很大的不便。“雖然現在有了新的104國道,但老的我平時也經常會經過,希望有關部門能處理一下。”該市民說。

“對受理的投訴和諮詢,我們梳理後將轉交給相關部門和鎮街協調解決,並跟蹤報道。接下來,我們還會邀請全市主要職能部門、街道的主要領導做客直播間,近期將到FM99.5直播的單位有市衛健局、城東街道辦事處、城南街道辦事處等單位,接受市民的諮詢投訴,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民生995》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相親報名熱情高

“你好,掃一掃,關注‘長一工作室’公衆號,可報名參加‘雙11’當天的‘高端相親會’。”當天,負責樂清日報社“長一”工作室公益活動攤位裏的記者們忙開了,他們給來往的市民介紹“光棍節脫單策略”,吸引了衆多市民的目光。不僅如此,他們還邀請浙江名雋律師事務所工作人員向市民提供法律諮詢。

據悉,“長一工作室”是樂清日報社成立的首個個人工作室,並推出了專刊,開設“天下樂清人”“老爸老媽”等版面。

當天,市民楊女士來到現場,給自己的外甥女報了名。她透露,去年“長一工作室”也舉辦了一場相親會,當時自己的女兒報名參加了,回來後表示那次的相親會非常值得一去。“我女兒現在有對象了,但我外甥女還沒找到男朋友,她不好意思自己來現場報名,就委託我過來啦!”

“其實在昨天晚上我就接到想要來參加相親會的報名電話了。”該工作室負責人葉長一介紹,對方是替自己的朋友報名參加的,在當天晚上,當事人也打來了電話,諮詢關於相親的事宜。“此次過來報名參加相親的市民還挺多的,‘雙11’那天的相親會一定會非常熱鬧!”

服務到家 愛滿心頭

“怡養匯”名醫團受追捧

“我看到中國樂清網微信公衆號上的預約信息後,立刻就將報名信息發了過去進行提前預約。”11月6日13時許,柳市七里港的薛大爺就已經坐在記者節大型公益活動現場等待,他的腸胃不太好,看到義診名單裏有張振雷醫生,開心不已。“我早早喫了午飯,轉了兩趟公交車,生怕趕不上了。”薛大爺說着,還掏出一個小小的本子,上面記着自己的生活飲食的情況,打算細細告訴醫生。

當天活動中,“怡養匯”名醫團的義診攤位前,擠滿了市民,其中不僅有通過“中國樂清網”微信公衆號預約的,也有現場臨時排隊的。兩個小時裏,來自市中醫院的副院長、兒科主任醫師、市名中醫王建敏,浙江省名中醫張良驥的學術繼承人、主任中醫師張振雷,市中醫院婦科組組長葉寶豔,市中醫院頸肩腰腿痛專科副主任中醫師蔣兵兵,市中醫院中醫骨傷科醫生石攀盼,共爲百餘名市民義診。

“看到義診團裏有王建敏醫生,趕緊打電話喊妻子將孩子從家中抱來。”市民陳先生逛文化公園時發現附近保利影院廣場上有義診,他的孩子才半歲,但卻飽受拉肚子之苦,喫了很多藥,但病情卻常常反覆,夜裏總是睡不到兩小時就要哭,大人孩子都辛苦。“有親戚跟我推薦了中醫兒科專家王建敏,但聽說號很緊張,哪曉得今天正巧碰上了。”陳先生現場拿到了一個號,開心地坐着等待。經過看診,他的寶寶因爲脾胃虛寒,且有些過敏體質,才導致了這些病情,王建敏細細告知家屬日常照顧的細節和調理之招。

“你的火氣很大啊,這不是一兩天形成的,需要慢慢來調理。”“那我需要多喝一些清涼解毒的藥嗎?”“不不,其實女人盲目喫太多降火的藥品和食物,會導致脾胃虛寒,反而對健康有害。”葉寶豔一邊仔細地瞭解一名正處更年期的女士的情況,一邊將幾名有同樣情況的市民拉在一起開了個“養生小講座”。“儘量不要熬夜,如果真的做不到,那麼熬夜的當天,用銀耳、紅棗、百合煮點湯喝,稍微能中和一下熬夜帶來的傷害。”她說道。

蔣兵兵和石攀盼的義診攤位前也擠滿了人。“現在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病越來越年輕化,很多與職業和缺少運動有關。”兩名醫生在看診的同時也現場教了市民許多鍛鍊的方法,如腰背功能鍛鍊方法飛燕式等,市民一邊聽一邊拿出手機拍下示範動作。

除了義診,中醫院的醫生們也爲大家帶來許多中醫外治的治療方法,如王建敏的團隊爲孩子們帶來了穴位貼敷的咳嗽貼、脾胃貼、發燒貼等,張振雷的團隊爲大家現場進行耳穴埋豆,均免費贈送給市民。在活動結束時,還有許多市民拉着醫生們諮詢日常保健知識。

據瞭解,“怡養匯”是樂清日報的特色欄目,開欄以來,邀請名醫結合時下市民關注的健康問題進行科普,提出一些獨到的食療、養生方法,深受市民喜愛。該專欄獲評2019年度中國縣市區域報新聞獎。當天的活動中,這些“網紅”醫生從報紙上的理論宣傳來到身邊爲市民的健康護航,受到大家連連點贊,稱這樣的活動接地氣。

三單位服務到家

“我家水壓不是很穩定,是什麼原因呢?”“如何申請一戶多人口電價?”“我們家的數字電視最近出故障了,你們能上門看下嗎?”……當天活動現場,跟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樂清供水、供電、華數單位設置的服務攤位前,前來諮詢的居民絡繹不絕。

據悉,樂成水管所已連續多年參加記者節大型公益活動。當天,來自該所巾幗文明崗的幾名工作人員現場爲市民提供業務諮詢,通過向市民宣傳用水常識和“最多跑一次”,解答用戶切身關心的水質、水壓、抄表、收費等問題,認真傾聽用戶的意見和建議。現場發放宣傳材料,受理各類用水諮詢,受到了市民的歡迎。

面對接踵而來的諮詢用戶,供電部門工作人員充分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細緻耐心地爲用戶答疑解惑,傳播安全用電和節能減排小常識,還現場教一些老年人如何用手機進行掌上電力的操作,這樣足不出戶就能解決家中很多有關電的問題,如電費繳納、峯谷電辦理、在線諮詢客服等。

“有一次我們家電視線路出了故障,我就打了維修電話,不一會兒華數的維修人員就來了,而且服務態度好,服務效率高。”當天活動現場,市民劉先生在華數服務攤位前點讚道。據介紹,目前全市共有30多萬數字電視用戶,近些年數字電視技術上去了,在服務方面也沒落下,他們通過24小時全天候熱線服務,耐心解決用戶業務諮詢、故障申報等問題,送去貼心服務。

金融宣傳很親民

一個姑娘手裏拿着一把小圓扇,一邊聽工作人員講解,認真地點頭,這是金融宣傳攤位前的一幕。新版5元紙幣剛於11月5日發行,活動這天,人行樂清支行除了宣傳有關存款保險、徵信、網絡炒匯違法等金融知識外,着重對新版5元紙幣的票面特徵和防僞特徵進行宣傳普及,並向市民分發印有相關內容的小巧扇子和精美書籤。“宣傳效果挺好,尤其是書籤,大家都喜歡。”工作人員笑道。

如何科學配置家庭金融資產是市民關注的話題,中信銀行樂清支行在攤位前放了個黃紅相間的架子,上面詳細標註各類投資的比例及可供選擇的金融產品,引來不少市民駐足細看、諮詢。工作人員還提供現場辦卡便民服務。

公益聯盟送福利

送書法、做保健,公益聯盟攤位人氣很旺。

朱志傑和劉順平兩位書法家揮毫疾書,旁邊圍滿市民。“朱老師,這幅作品給我好嗎?”“朱老師,幫我也寫一幅。”……朱志傑認真寫着,一一滿足市民的要求。

另一張桌前,劉順平已寫了好幾幅“厚德載物”橫幅,一市民要求他寫張“千金一諾”,原來這位市民爲女兒取名“一諾”。劉順平欣然揮筆,並連贊這個市民創意好。

拿到書法作品的市民喜笑顏開,直到16時活動結束,還有市民圍着索要墨寶。

和諧志工協會則在現場開展了保健推拿服務。

公益聯盟組建於2010年,現有近50個公益、社會、行業組織成員,是樂清融媒體中心的品牌合作組織。

今天是記者節

向每一位有理想、有擔當的

新聞工作者

致敬!

來源: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琴微 黃小雙 陳霄 蔡甜甜 楊海虹 程遙 葉泱程 鄭露露 張麗萍/文 黃瀚 鄭劍佩 劉言勇 曾盼 胡帥 陳瑤璐 葉朝暉 張麗萍 葉泱程/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