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着無限的可能,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跑步,就是一個磨練生命的過程,從堅持到疼痛,再繼續堅持,這是鍛鍊自己、成長自己的過程。通過跑步,我們會得到前所未有的體驗,收穫身體健康,開拓新的視野。

近年來,全國各地舉辦着馬拉松賽事,跑步成爲一種新的熱潮,跑馬拉松也是一種新的挑戰自我的方式。但對於參加馬拉松來說,需要自己具備一定的跑量與經驗,懂得應用科學安全的跑法,養成良好的跑步習慣,這樣才能在馬拉松比賽裏跑得輕鬆無傷。否則,馬拉松並不是誰都能隨隨便便參加的。

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全年的馬拉松賽事全都擠到了年底的11月開始,可見名額競爭非常激烈。想要成功中籤一場馬拉松賽事並非易事,特別是自己喜歡跑的地方。你呢,今年的馬拉松報名了嗎?中籤了沒?如果跟我一樣沒中籤也沒關係了,據說跑圈內有着三五年跑馬經驗的人也未必能中籤。跑馬雖然是一種自我挑戰,令人興奮,但對於跑步的熱愛,我們正因爲熱愛,所以不必過於執着,當你跑步多年了,你就會有所感悟,跑步越來越佛繫了。

1、不在意中籤,更自在樂觀

大多數跑者都是業餘的,並不是專業跑馬運動員,想要每次都能中籤馬拉松,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報名馬拉松,中不中籤沒關係,自在一點、樂觀一點,跑步畢竟是一輩子的事,人生還漫長着呢。堅持跑步,更注重的就是自己樂在其中的感受,享受跑步,亦是收穫健康,足矣。

當你跑步久了,你就會越來越佛系。跑步,是自己的興趣,並不是自己的專業。馬拉松沒中籤,那就自己策劃一場吧。週末規劃好路線,約上跑友,或是自個跑也行,戴上手錶、打開運動APP,自己就可以給自己來一場痛快的馬拉松賽事。

馬拉松沒中籤,沒辦法感受到現場萬人跑馬的熱情高漲,但是人生並不是只有一場馬拉松。這次沒中籤沒關係,繼續自己的跑步,加強自己的訓練,等待着下一場屬於自己的馬拉松吧。在佛系中堅持跑步,才能跑得更加自在、樂觀、愜意。

2、不要求數量,更注重質量

對於參加馬拉松來說,平時的訓練肯定少不了,否則就沒辦法在比賽中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成績。但是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個人想要突飛猛進也是需要不斷地積累與堅持。當你跑步多年後,你便會越來越佛繫了,平時的跑步訓練不再過度要求數量,而是更注重質量。

當我們愛上跑步,跑過馬拉松,也有過個人PB後,我們就越來越想要得到一種更好的訓練,每週有目標、有計劃地堅持着,訓練數量越來越多,總想要用更快的方式,或者以量取勝來提升自己。殊不知,最後往往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

想要提升跑步,就要積累一定的跑量,具有一定的數量,但是高質量的訓練才能讓你更快的提升。跑步,不必要求數量,而是要注重質量。當我們按計劃堅持着跑步,今天10公里、明天10公里的跑量訓練,數量的積累能夠達到質的進步。但是在進步的過程中,我們也總會遇到各種問題,跑步的肌肉力量、耐力、速度以及身體部位的疼痛等問題,在堅持訓練中,如果不及時調整解決遇到的問題,單靠數量的積累就很難達到質的飛躍。當你跑步久了,就會懂得這個道理,跑步不是過度要求數量,而是要注重高質量的訓練。

3、不追求PB,更享受跑步

毫無疑問,跑馬突破個人PB,這是最令人激動興奮的事。挑戰突破自己,激發自己的潛能,這似乎也給自己的人生賦予了深層次的意義,但是PB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搞定的事。有時候靠的是運氣,有時候需要的是個人狀態,有時候更是需要平時個人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輕而易舉地收穫PB。

與其PB,我更享受的是跑步,在跑步過程中享受身體的運動,流汗,暢快。我們每天都揹負着太多的壓力與負擔,常常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當你去跑步後,你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情緒釋放。跑完步,感覺真的太舒服了,生理及心理上的所有負能量全都消散了,這就是跑步的快樂。

在馬拉松比賽裏,我們總能看到誰又成功PB了,這樣的消息的確令人興奮,也容易令人產生精神共鳴與激情,於是就轉移到了自己身上,要求着自己PB。我們只看到了表象,卻忽略了真相。那些跑得快,還能跑得遠,還能跑出PB的人,那是因爲他們專業,有着專業的訓練,專業的教練,專業的科學跑法,而我們這些業餘跑者們,我們業餘,我們更適合把馬拉松當作是一場精神娛樂,讓自己在奔跑過程中享受跑步的樂趣,無需追求PB,只要享受就好。

對於跑步來說,只要你喜歡就去跑,而對於馬拉松比賽來說並不是隨便就能跑,畢竟這是一場比賽。全程42.195公里的馬拉松,沒有一定的跑量與經驗是沒辦法順利跑完,並且跑得安全無傷。而當我們身處於萬人開跑的馬拉松賽場上,更容易熱情高漲,引發激情共鳴,跟風追求速度,最終沒跑幾公里就已經喘氣到不行,疲累不堪,難免就會造成身體損傷。

跑步,最重要的是慢跑,馬拉松亦是如此。慢跑,一樣能夠感受到風的速度,而且更能欣賞到身邊美好的事物,這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美好。跑步久了,就越來越佛繫了!馬拉松沒中籤,也許是緣分未到,繼續向前奔跑吧,負重前行,終會迎來屬於你的人生馬拉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