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慶雲縣文化事業全面發展,文化設施建設與效能發揮比翼齊飛,實現了由“送文化”下鄉轉變爲“種文化”在鄉,鄉風文明持續好轉,文化振興闊步向前。來看慶雲縣的七大文化成果~

01

目前,慶雲縣9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均實現了站舍500平米的目標,151個社區(村)、70個貧困村均已全面建成文化服務中心,實現了文化服務網絡全覆蓋,保障了人民羣衆的基本公共文化權益。

▲圖爲中丁鄉綜合文化站圖書室

▲圖爲中丁鄉綜合文化站歷史文化展室

▲圖爲渤海路街道綜合文化中心歷史文化展室

02

近年來,慶雲縣文化行政部門積極爭取財政資金400餘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爲各鄉鎮(街道)文化站及村級文化服務中心配備文化設備設施,包括圖書、鑼鼓、音箱等,修建了文化廣場,配置了文體器材,豐富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內涵。

▲圖爲渤海路街道綜合文化中心文化禮堂

▲圖爲渤海路街道任店村文體活動室

03

2019年,僅國慶期間,各鄉鎮(街道)就分別組織了多場主題文化活動,形式包括歌舞、朗誦、閱讀、書法、繪畫等,村民廣泛參與,共同禮讚祖國。其中,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村級春晚,得到了省文化和旅遊廳的關注,成功入選山東省優秀文化活動品牌。

04

今年,慶雲縣2020年“戲曲進鄉村”文化惠民演出共送戲191場,覆蓋191個行政村,爲羣衆送去了戲曲、歌曲、雜技、相聲等文化產品,奉獻了高質量的文化盛宴。

▲河北梆子《杜十娘》

▲雜技《草帽舞》

▲廣場舞《通遼大秧歌》

05

今年,慶雲縣成功申報吳鍾八極拳、劉貴哈哈腔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填補了慶雲縣省級非遺空白,目前正在公示。公示期後,慶雲縣將有省級非遺項目2項、市級非遺項目6項、縣級非遺項目25項。

06

9月,慶雲縣舉辦了第十七屆消夏藝術節暨2020年“脫貧攻堅舞美生活”慶雲縣第六屆廣場舞大賽。據悉,慶雲縣消夏藝術節已成功舉辦17屆,累計吸引觀衆約60萬人次,在塑造文化品牌、促進藝術交流、豐富產品供給、拉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模特表演——《機長秀》

劉貴哈哈腔曲目——《闖山招親》

渤海路街道辦事處選送節目——《歡聚一堂》

澳城舞蹈隊選送節目——《格桑花開》

07

9月,慶雲縣開展了第四屆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發放消費券2萬元,帶動消費8萬餘元,實現文化產業良好開局。

慶雲縣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

編輯主任:馬博

本文編輯:解珊珊

供稿:慶雲縣文旅局 柳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