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人格失調的人都是指責型的人,因爲人格失調的人,總是認爲錯誤是別人的,與自己沒有關係。我已經盡力了,都是你不好。如果孩子出現被欺負,父母不會第一時間站到孩子身邊。反而會指責孩子,都是你沒做好別人纔不理你,別人才孤立你。他們自己內心特別軟弱,不能承擔起一點兒責任。

在婚姻中也是這樣,遇到一個人格失調症患者,如果你遇到挫折和困難,你本想讓他支持和幫助你,可是這時候他往往會落井下石。因爲他害怕你連累他,在他那裏不但沒有得到安慰,反而會得到劈頭蓋臉的一頓數落。這事兒你可別找我,這是你的事,你自己惹得麻煩你自己處理,我可沒有能力管你。誰讓你不聽話了,活該受罪。

一、神經症患者主動承擔責任,人格失調症患者主動推脫責任。

神經症患者總是主動找自己的問題,或者說主動承擔責任。別人的痛苦容易變成自己的痛苦,自己總有一個拯救的心理。所以神經症患者都會主動尋求心理諮詢,他們覺得問題是自己的,我本來可以做得更好,我如果再努力一些,我們的關係就不會破裂了。我如果再努力一些,我可能就上更好的大學,就會有更好的工作,就會遇到更好的婚姻。

有一個女人來到我這裏諮詢,她說自己的哥哥就屬於人格失調症。他在家裏會指責所有的人,老婆孩子都是錯的,親戚朋友也都是錯的。她們嘴上說幫自己,實際上都在踩自己。所以他斷絕和所有的親戚朋友來往。如果孩子沒有出現精神問題,那麼這種模式也沒有什麼是必須解決的。可是因爲自己的指責,孩子已經發病了。所以他的妹妹纔來着急諮詢,可是那能怎麼辦呢?每個人都知道問題在男主人,可是男主人根本不想諮詢。

所以諮詢幫助不了一個人格失調症患者,因爲他認爲自己沒有問題,有問題的都是別人,都是社會。自己從來就不會錯,自己堅信錯的永遠是別人。所以治癒人格失調症是最困難的,當然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症或者是人格失調症。可是如果一個人能夠覺察,哪些責任是自己應該承擔的?哪些責任是自己不應該承擔的,一個人的關係纔不會出現衝突。

二、人格失調通過批判別人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是逃避自己承擔的責任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

如果是指責型的人,在婚姻關係中還會有一些收斂,因爲一味地指責對方,容易出現衝突或者婚姻破裂。但是對於養育自己的孩子,這類父母就找到了自己的用處。有的人從當上父母那一刻起,就變得無比正確。爸爸怎麼能錯呢,媽媽怎麼能錯呢?可是一個人不學習、不改變、不隨着孩子年齡和心智的不同而去調整,那麼這種關係早晚會出問題。

如果在子女的成長中,父母能夠隨時提供幫助,孩子從小內心得到尊重,孩子就會健康的成長。如果父母逃避自己的責任,該保護孩子的時候不保護,該批判孩子的時候不批判。看不到孩子情緒變化,覺得我給你喫了給你穿了,給你錢花了,你就應該一直在努力學習,從來沒關注孩子心理的變化,沒關注孩子的精神需要。

心理學界有一種公認的說法:“神經官能症患者讓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調者卻讓別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說,神經官能症患者把責任攬給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人格失調症患者卻嫁禍別人,首當其衝的就是其子女。他們不履行父母的責任,不給孩子需要的愛和關心。都是因爲你們,我才和你爸爸過到現在,否則我早就離婚了。都是因爲你們,耽誤我做我的事業,否則我的事業早就成功了。

三、很多的爲你好都隱藏着你這樣是不對的,你應該按照我說的去做

當一個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和支持,可是對於很多焦慮的父母來說,他們更願意把真相告訴孩子。實際上表達的是你不應該逃避,因爲危險就在那裏,你要完美的避開那個坑洞,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實際上表達的就是這個道理。對於一個軟弱的人,一個此刻沒有無力感的人,批判的的脆弱是沒有用的,鼓勵他堅強也是沒有用的,安慰纔是最好的方式。

一個指責型的父母,輕一點兒的會出現神經症的孩子,重一些的就會出現精神分裂的孩子。有一個精神分裂患者,在我這裏諮詢的有一個月。孩子已經好轉的很多了,可是媽媽還是在跟前糾正她。你不應該這麼說,這麼說是不對的。你不應該那麼想,那麼想是錯誤的。這是幼稚的,那是膚淺的,孩子的真實想法出不來,就會在孩子的心中造成混亂。

因爲孩子不知道哪一個是對的,所以精神分裂的幻聽,都是有一個指責的嘮嘮叨叨的父母。慢慢這種指責和批判內化成自己對自己的批判,或者外界聲音對自己的批判。當然,人格失調的父母很難認爲自己有問題,在他的眼裏,有病的永遠是孩子。自己逃避責任,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如果一個逃避責任的人,一個不敢承認錯誤的人,那麼他的孩子也會成爲這樣的人。只是一個推卸責任,一個承擔過多的責任,或者說不該自己承擔的責任。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