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还没到,关于“‘双11’定金”“‘双11’无法入睡”“被‘双11’规则逼疯”等关键词就冲上了微博热搜。相比往年,今年的“双11”开始得早,活动时间拉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消费,“双11”被赋予了更多期待。(11月3日湖南在线)

“双11”购物节来袭,而仅在2019年,我国快递业配送快件已突破600亿件,编织袋、塑料袋、包装箱、胶带等包装材料使用量和废弃量更是惊人。围绕快递包装的涵盖材料、生产、使用、回收利用、处置等全周期闭环链条,需要立法、行政部门、电商平台、快递企业等不同主体聚焦快递包装问题,来共同答好“双11”全民购物的绿色低碳答卷。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高速增长,2014年至2019年快递业务量实现从100亿到600亿的跨越,2019年更是占全球包裹量的一半,业务收入达7450亿元,新增社会就业20万人以上、支撑网上零售额8万亿元。快递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但与此同时,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全行业电商物流纸箱、塑料袋、胶带因尚未形成有效回收和利用,全行业几十万辆配送车辆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快递行业绿色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各级、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措施,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也已成为主流快递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让绿色成为“双11”快递包装的主色。各地各部门和相关企业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增加绿色产品供给,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环节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快递垃圾污染。完善快递绿色发展监控,相关部门应组织电商与平台企业、快递企业开展绿色网点、绿色分拨中心的建设,组织快递包装生产企业、电商企业、快递企业与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衔接,把邮件快件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融入社会资源分类和回收利用系统,加强快递业绿色包装管理的监督,强化电商企业和平台积极简约适度包装要求,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再循环利用。加强政策引导,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立法强化快递业生态环保、包装绿色治理,尽快建立起完整的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开展快递包装科技研发,推进包装新材料、可降解材料、新型包装容器、减量化包装结构和方式、包装产品检测等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让标准和技术先行,推动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推进快递行业构建绿色供应链,促进快递行业融通发展、绿色发展。

快递包装“绿色革命”也是全民责任。加大向社会公众普及绿色包装和回收知识的宣传力度,强化全民绿色生活责任意识,营造全民回收的良好氛围,有的放矢推出相关激励政策,倡导消费者主动回收、再利用快递包装,提倡社会共治,增强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