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當代職場人真挺苦的。

不僅996沒有加班費;被客戶嫌棄黑得不夠五彩斑斕;辛辛苦苦跑出幾萬的單子卻始終拿着幾百塊獎金;

對於當代社恐年輕人來說,還有最致命的一擊:

奇葩團建。

有人熱衷,因爲團建可能是陽光、海灘與美食;

但也有人痛恨,團建還可以是各種讓人看不懂的奇葩操作。

馬上就到年底了,你們公司組織團建了嗎?

01

大部分公司組織團建,目的都是讓大家相互熟悉,宣揚公司文化,讓大家快速融入集體,實現團結、協作默契。

但爲什麼現在有的公司一說到團建,員工就“聞之色變”呢?

一般來說,團建無非是喫喝玩樂,公費旅遊。

但有的公司非得搞特殊。

其中,最能讓社恐沉默、猛男落淚的,就是素質拓展訓練型團建。

什麼野外拉練、生存訓練,配合各種反人類小遊戲,堪稱年輕人的第一次社會鐵拳,當代職員的噩夢。

我一個初中同學,前兩週參加了公司的團建。

早上8點,公司大巴把200多人拉去一個不知名的山頭,開始素質拓展式團建——爬山。

4個多小時,從山的這邊走到山的那邊,路上沒有衛生間。

山裏要啥沒啥,中午還要自備乾糧。

好不容易下山,還得圍在一起聽老闆的徒步感言。

最後大家面泛油光,邊喘氣邊強顏歡笑地拍個合照,纔算是告一段落。

所幸的是,她們無驚無險,順利下山。

不是每個參加郊外團建的人,都能平平安安。

團建搞好了叫“團建”,沒搞好分分鐘變“團滅”。

今年5月,杭州一家快遞公司組織56名員工“越野團建”。

爲了防止參賽人員通過手機導航抄近路作弊,公司還設定了奇葩要求:

手機全部上交,只許帶揹包、登山杆和一張登山地圖。

(圖來源 | 新浪網)

5個多小時跋山涉水,期間還下起傾盆大雨。

乾糧耗盡,大部分人開始體力不支。

有人冒雨艱難前進,有的則在樹下躲雨,走走停停。

因爲不熟悉山路,一個12人小組迷途深山,另外有6個人完全失聯。

發現情況不妙,公司立刻報了警。

正值大雨,山上的溫度只有3℃左右。

救援隊一邊用手電筒探路,一邊聯通當地村民呼叫搜尋4個多小時,才把他們救出來。

(圖來源 | 新浪網)

18個人,傷的傷,暈的暈,“死裏逃生”。

團建,可能會成爲壓倒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02

江湖上有這樣一段傳聞——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職場,團建不由己。

這一切都要從考勤說起。

很多公司喜歡把團建安排在週末,且無特殊理由不得請假,否則扣錢。

週末團建也就算了,有的公司把團建安排在週三週四,週六要上班。

當然了,比起強制性團建,更狠的是自費式團建。

不管是山珍海味,還是高級轟趴,付費二字,讓團建徹底失去快樂的底色,只剩下被逼消費的滿腔怒火。

請假不是不行,輕則扣錢調薪,重則被開除。

某家公司一位項目經理,想到團建一般都很晚結束,加上妻子懷孕8個月,正要人照顧,便婉拒邀請。

誰家還沒點要緊的事呢,可老闆居然回覆:

你明天不用來上班了。

以團建之名,行加班之實,還用團隊戰鬥力做綁架。

就是這種“不準請假”的合理加班,在社會長河中打倒了一個又一個你我他。

既然躲不過,那就躺平接受吧,興許還能不負光陰不負卿。

但沒想到,這只是奇葩團建的開始。

瀋陽一家物流公司舉辦“向死而生”的團建。

20多人在沙灘上圍一圈,給自己”堆墳“,寫墓誌銘,當天“死”去。

南京一家公司爲了讓員工鍛鍊膽量,要求員工在街上喊口號、親吻垃圾桶、擁抱陌生女孩。

有的公司讓女員工匍匐在地,男員工踩在女生背上。

男女一起夾氣球,來一場“親密運動”。

(搜狐視頻截圖)

團隊接力賽,男女“親密合作”。

這種刻意製造身體接觸的遊戲,非常容易變揩油大賽。

表面看來大家“一家人,親密一點怎麼了“,說白了就是性騷擾。

奇葩團建就像一塊羞恥布,掀開來一看,充滿着低俗惡趣味的企業文化。

正是這些”尬“到讓人難以忍受的團建,成功加速有離職計劃員工的離職,同時激活部分沒有離職計劃的員工開啓離職計劃。

03

團建的本質是什麼?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團建是爲了使團隊的產出和績效最大化,從而進行一系列結構設計及激勵員工等的團隊優化行爲。

說白了,就是讓員工覺得自己和公司是命運共同體。

努力工作,爲公司而戰,也是在爲自己而戰。

由此,還有很多和團建類似的操作。

比如早會、培訓會、總結大會。

會議的初衷,是讓員工反思總結工作經驗、提高工作能力。

但有的公司卻越走越偏,企圖通過各種譁衆取寵的“會議”,矮化員工的人格與自尊,以滿足領導的個人慾望。

這與會議的初衷背道而馳。

爲了培養員工的狼性文化,在培訓會上,某公司讓員工互扇耳光。

早會上,男領導讓女員工挨個親吻他。

一家火鍋店讓員工集體下跪,感恩公司給他們工作機會,不知道的還以爲是什麼邪教組織。

員工未完成績效目標,總結會上就讓他們喝廁所水作爲懲罰

所謂的懲罰手段,更像是服從性測試。

這對工作能力提升真的有幫助嗎?

不過是滿足上級的控制慾罷了。

打着”企業文化“的旗號,實則靠羞辱員工培養所謂忠誠,乾的是壓榨員工勾當。

只讓狼工作,不給狼喫肉。

說白了,就是職場pua。

團建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企業的文化與格局。

越是講求專業性的公司,越不會把精力放在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上。

大部分公司在團建之前都會徵求員工意見,讓大家真正地放鬆一場。

員工玩得開心,同時還能提高團隊的凝聚力。

但有的公司,團建淨整些花裏胡哨的,對女性做出沒有邊界的行爲,你想假如你被性騷擾了,領導會不會理你?

一家你業績不達標就要你自扇耳光、路邊親吻垃圾桶的公司,平時能把你當個人看待?

但凡有這點時間精力,有這樣的經濟條件,不如給狼多喫點肉。

然而,對於公司的各種奇葩操作,更多的人要麼深陷其中而不自知,要麼敢怒不敢言。

原因很簡單:不敢、不想。

要麼是現階段沒有能力走,只能嚥下這口氣,勉強忍受;

找不到下家,只能待在這裏,厚積薄發。

要麼是職場小白和事事不稱心的職場菜鳥:

沒有經驗,領導一句“這是職場的必經之路”,便信以爲真;

對現狀不滿,所以輕信別人的成功可以複製,被熱血激昂的成功學洗腦;

最後當不正常變成了常態,一切就變得理所當然。

正常的公司,都懂得“收放自如”。

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方式激勵員工,什麼事情不能插手。

下次再遇到領導把低俗當“企業文化”,這樣的公司不去也罷;

如果你正在忍受這般折磨,一定要儘快儲備能量,讓自己有守住底線、瀟灑離開的勇氣。

在一棵樹上吊死,真的沒必要。

*圖: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寫在最後:

我是範姐。

這年頭,年輕人越來越不好忽悠,也越來越“叛逆”了。

“上班就是爲了錢,別跟我談夢想,我的夢想是不上班”成爲很多人的至理名言。

形式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東西,很難再掀起年輕人心中的波瀾。

被社會毒打得越多,便越覺得與其那麼多僞裝,不如搞點實際的東西。

能不能讓團建變成一種真正的“活動”,而不是折磨。

能不能讓團建變成一種福利,而不是管理手段。

少點形式主義,多走點心。

多一點私人時間和自由,多一點尊重與理解,比啥都重要。

本文由極物原創,轉載請註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