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素箋,濃濃墨韻,典雅的文字,浸染塵世情懷。不少佳句當中都會有“墨”的形容,墨也是一種文化的象徵。而在龜類當中,墨龜也着實受到廣大龜友的歡迎。一隻品相好的墨龜,不僅價位高高,還極力受到愛好者的追捧,足見其魅力之大。墨龜本就是草龜,平凡的出生並不凸顯高貴,但是披上一層黑墨之後,盡顯國風,層次翻了好幾翻。

不少龜友也有留言關於墨龜的若干問題。不如我們再就墨龜的話題,一起嘮嘮嗑吧。

首先在認知上來說,還有少部分龜友沒有很好的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只是覺得大家都在說墨龜,應該是一個單獨的品種。實際上墨龜就是中華草龜,而且是雄性中華草龜。即使母龜顯得再黑,我們也不會稱它是墨龜的。由於墨龜只有雄性,不能進行穩定的繁殖遺傳,因此墨龜不能作爲一個獨立的品種存在。

而且,墨化是一個過程,不是一瞬間的事情。不少龜友會問到:明年我家龜可以變黑麼?可以像木炭一樣嗎?公草的墨化是從眼睛珠子開始的,但是要到全身變黑還得有個過程,一兩年或者三五年都是有可能的,急不來。

那麼,墨龜能不能形成穩定的基因遺傳呢?我們知道公草龜的墨化是有概率的,不是所有的公草龜最終都可以成爲墨龜。那墨龜的子代能不能形成穩定的公龜墨化呢?白化病是一種基因的隱性遺傳,通過選育的個體繁育,還是可以得到穩定的白化後代。但是墨化是由性激素和環境共同影響下的結果,屬於不可遺傳的一種變異,基因上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因此墨化不能穩定的遺傳。所以,墨龜的培養環境少不了,正常的自然生長,是更容易使之墨化的基礎。

墨化的程度上而言,我們可以大致分爲:半墨、全墨、碳墨。半墨指的是除了眼睛和全身皮膚是黑的,背甲腹甲都沒黑的雄性草龜。全墨是指眼睛、全身皮膚、背甲、腹甲全都是黑的雄性草龜。碳墨則是在全墨的基礎上加深了黑的感覺。很多墨龜到墨化完成,都會生存個7-10年時間,對於草龜來說,尤其是墨龜,幹身時候,背甲上要蛻的角質層會讓背甲顯得白白的一塊塊的樣子。這個在溼身的時候是看不出來的,幹身就會明顯,並不是什麼真菌之類的。而且我們之前都有說,龜在幹身拍照和溼身拍照完全是兩回事,就和賣家秀買家秀一樣,區別還是有的,哈哈。但是將商品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也是正常的銷售手段,自己也得了解其中原委纔行啊。

針對碳墨龜的養成,其實還沒有完全確認可以人工控制飼養,但如果想把草龜培養成墨龜,個人覺得遺傳還是少不了的。雖然墨化並不是基因遺傳,但還是有個體區別。就像同樣沒有明顯家族遺傳病的兩個人,但他們家族不同,易患的疾病類別也是不同。其次還有我們的飼養方式,儘量貼近自然,放慢它的生長速度。這樣墨化的幾率會大一些的。

每一隻墨龜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地方,如果你欣賞它們,希望自己培育,那就得尊重它們的自然生長習性,不急於求成。所謂的什麼墨龜苗那些就只是苗子的色澤而已,並不存在小墨龜一說。畢竟你首先得知道它是公的纔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