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无人不知朱永新。

他的头衔很多,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顾问……但教育界大多因他的新教育而认识他。

他在教育研究和创新上,做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和实际工作,多次被评为“中国教育十大英才”,更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

就在最近,这位风云人物又爆出惊人言论:取消高考分数,改变高考用分数评价方式的做法。

这真的太新鲜了,高考不按分数录取,那怎么录取?有网友戏谑道:“莫非,像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那样,有学区房就上,或者摇号?”

朱教授的这个呼吁,可不仅仅是教育上的事,涉及到全社会,所以反响是空前的。

之所以说朱教授“又爆”惊人言论,是因为,大约在十多年前,他爆过一个言论,那次是取消文理分科!

这在当时,也是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很多人听说朱教授呼吁取消文理分科,都愤怒地表示反对,因为在文理分科的情况下,学生负担已经够重,如果不分文科理科了,所有科目都学都考,那学生如何负担得了?

面对社会观众的质疑,朱教授是不慌不忙沉着应对:谁说取消文理分科就是增加学习和考试科目,就要考9门?完全可以用减法,考3门2门就不行吗?美国的SAT不就只考两门吗?

现在来看,取消文理分科已成趋势,新高考方案都是不分文理科的。朱永新当然的惊人言论,已经变成了现实!

现在,朱教授再次爆出一个大炮仗:取消高考分数,改变用分数作为评价方式的做法。

不用分数来评价,这似乎真的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最有效的方法,分数都不要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负担了。

但是,不用分数来评价,来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标准,那用什么来评价学生,用什么来录取学生呢?进一步说,用什么来选才呢?

从理论上来说,按照高考分数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标准,确实不能反映出学生全面发展状况,因为分数高并不代表素质高能力强,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找不到这样一种指标,能够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又能被社会所接受。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一种制度的变更,必须要有另一种制度设计来取代。而所有的制度,必须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土壤之中。

高考制度,是我国文化传统中生长出来的,可以上溯1300多年的科举发端时代。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对这种制度的认可,延续了1300多年。

这个制度需要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但是,任何改革都是继承中的变革,不可能凭空产生一种新的制度。

高考以分数排名以分数录取,这种制度已经变成了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元素,被国人认为的天经地义的。

取消分数改用其他的指标或者说标准,这个标准很难找到。

朱教授说,美国不少著名高校,没有用分数招生,却照样办得非常好。

这是事实,但,那是基于美国文化之上的制度,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是不是会水土不服呢?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之前也是通过考试招生的,后来通过行政手段,取消了小升初考试,代之以学区房,摇号派对,似乎很公平公正。

但是,社会认可程度有多大?其实是很难说的。看似公平的背后,其实也有不公平所在。去看看学校里学生的学习状况,便可见一斑了。

高校招生,按学区房,摇号派对,当然只是说的笑话。但在现行的教育均衡情形下,改变以分数录取标准的制度,农村地区,寒门子弟,将再无逆袭的可能,阶层固化将被以制度形式得到巩固,那,还会有公平竞争存在吗?

也许,这次“取消高考分数”,跟上次“取消文理科”一样,需要时间来证明。但愿,不要冒进,千万不要冒进,美国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中国,切记!

大家对于朱永新教授呼吁取消高考分数,有何看法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