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個國內外前所未有的“新物種”誕生於浦東:融合了超市、外賣、物流、餐飲多種模式的盒馬在浦東創業,隨之而來的辦證准入、監管機制成爲沒有先例可循的難題。浦東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將餐飲和食品流通證“兩證合一”,爲盒馬發放了第一張“準生證”。當好“金牌店小二”,在浦東,到處能感受到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努力。

青年報記者 郭穎 楊力佳

浦東城運中心。本文攝影 青年報記者 吳愷

用“城市大腦”做好精細化管理

偌大的浦東,如何進行城市管理?走進浦東城運中心,可以看到數十臺電腦,面對着一個超大屏幕。

浦東目前已構建了“1+39+1370”三級管理運行體系,即1個浦東“城市大腦”日常管理區平臺+39個街鎮城運分平臺+1370個居村聯勤聯動微平臺,將工作觸角延伸到城市治理第一線和最前沿。

浦東從“點線面”三個維度,構建立體街區治理體系。

“所謂點,就是聚焦城市亂點,開發亂點管理微平臺,通過數據分析,梳理出非機動車亂停放、跨門營業等600多個亂點,同一個區域,一個月內三次以上投訴自動生成亂點,三個月內無一次警告自動銷項。在我們的整治下,目前已有146個亂點銷項。”浦東新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辦公室主任袁星超舉例道,“所謂線,即今年9月1日上線的智能車巡應用場景,我們組建了全市第一支智能車巡隊伍,將浦東分成20個網格,迄今一共自動抓拍了2萬多條違法告警,實現了巡查全覆蓋;所謂面,就是街面秩序管理應用場景,依託沿街商戶數據庫,根據商戶的不同業態、歷史違法記錄和被投訴記錄確定高中低三種不同風險等級,開展‘掛圖作戰,顏色管理’;通過分級管控,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

羣衆有問題,通過微信就能投訴,浦東城管“社區通”於今年7月上線。

只要在“浦東城管”公衆號,進入公衆參與,點擊社區通,輸入手機號驗證,就可以向浦東城管反映問題、提出建議。浦東城管將收集、梳理居村或羣衆反映的問題,根據梳理情況制定問題處置階段性時間節點,形成處置方案,進社區當場處置解決問題。

據悉,浦東城管“社區通”是一個城管部門與市民羣衆的雙向溝通平臺,發揮了羣衆監督的作用,體現了“人民城市爲人民”的理念,平臺通過“問題發現-派單-解決-反饋”的閉環工作機制,對市民羣衆的訴求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應。

新年伊始,受新冠疫情影響,浦東新區城管執法局針對城管進社區工作提出了全新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對接移動執法裝備和現有平臺、技術,將線下“城管社區工作室”轉移至線上,開發了“社區通”小程序,幫助進社區執法人員提高執法、服務、處置工作效能,提升羣衆滿意度。

此外,根據2020年浦東新區城管進社區工作方案的要求,在轄區各城管社區工作室開展“一牌一冊一卡”的上牆、張貼、發放工作。 “一牌”,是指城管進社區公示牌,在居村委家門口服務站(聯勤聯動室或城管社區工作室),公示城管進社區工作內容、工作職責及浦東城管公衆號等。“一冊”,是指城管宣傳冊,在居村家門口服務站放置宣傳城管工作。“一卡”,是指社區城管人員聯繫卡,在小區樓道和村組張貼社區城管聯繫人的信息。針對社區常見違法行爲、涉及居民生活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識,由執法局統一製作了城管普法小貼士系列海報,在每個城管社區工作室展示。

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

以一流服務吸引優秀企業

經過30年的發展,浦東早已經集聚了衆多國內外優秀企業,除了看好浦東這塊熱土之外,與浦東優質的服務保障工作也有着密切的關係。

針對企業政策法規看不懂、材料準備耗時長、反覆修正來回跑的痛點,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提出了“一個窗口,一次服務,一次幫辦。從3份材料到0份材料,從51個要素到1個要素”。

自從浦東新區企業辦事窗口智能服務6月份試點以來,上線事項數25個,服務企業數1299家,一次通過率93%。

據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蔣紅軍介紹,爲深化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爲重要標誌的“放管服”改革,以“一網受理、只跑一次、一次辦成”爲目標,實現全市通辦、全網通辦、單窗通辦,浦東按照上海市推進“一網通辦”加快建設智慧政府的工作部署,着力“好辦”“願辦”,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政務服務,全面打造多渠道、全地域、跨時空、零距離的“一網通辦”智能服務新模式,推進“一網通辦”更高效、更便捷、更精準。

通過窗口智能服務,實現了三個轉變:從以政府審批爲中心向以用戶需求爲中心的理念轉變,窗口工作人員從審查員向服務員的角色轉變,單窗從事項綜合向服務綜合的功能轉變。

這種優質的服務意識,在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行政服務中心也體現得淋漓盡致。2013年,伴隨着上海自貿區的掛牌成立,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行政服務中心正式對外提供服務。截至目前,保稅區域行政服務中心共接待前來諮詢、辦理的投資者共120多萬人次,最高一天接待近3800人次,目前每天穩定在300人次左右。

2019年12月,外高橋行政服務中心正式開始升級改造工程。

全新的保稅區域行政服務中心由“單窗受理島”“單窗諮詢島”“綜合服務島”以及“商務中心”——“三島一中心”構成。

“單窗受理島”,作爲保稅區域行政服務中心的核心區,共有18個對外服務窗口,主要辦理保稅區域企業市場準入、投資建設項目等在內的服務事項164項。“單窗諮詢島”,作爲“單窗通辦”系統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於以往單一部門的辦事諮詢服務,這裏不僅可以集中解答單窗業務所涉及的各種辦事難題難點,還堆疊了幫辦代辦服務、“找茬”服務、重點企業服務、綠色通道等便企措施,真正做到“一站諮詢、及時回應”。

投資者前往當中任一窗口即可享受統一規範、便捷高效的辦事體驗。“綜合服務島”,得力於各駐區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目前共進駐有海關、海事、公安、市場監管局、數字認證中心、外高橋公共事務服務中心以及管理局內設處室等在內的多個部門共計13個窗口。在單窗業務之外,企業可以根據自己業務的實際需求,個性化選擇辦理。

== 數讀 ==

截至目前,保稅區域行政服務中心共接待前來諮詢、辦理的投資者共120多萬人次,最高一天接待近3800人次,目前每天穩定在300人次左右。

青年報記者 郭穎 楊力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