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我也行。” 這種說法,並不侷限於我們生活中,就連各大科技品牌的新品競爭,也是有着如此衝動的局面。

我們且看目前發佈的智能手錶,對體驗操控各種炫技,還主打健康運動,推出連續血氧監測,交互體驗是有了很大改進,但是消費者最關注的什麼:是續航,不用老充電,這纔是消費剛需。

普通消費者之所以對智能手錶嗤之以鼻,或者說只看不買。說到底,還是現在的智能手錶續航太糟糕,而科技廠商也故意迴避不談續航間,要麼就加一個“省電模式”,謊稱可以續航 18 天、半個月的,這樣的說法你相信嗎?

開頭小結:並不是現在的智能手機不夠運動、不夠健康交互,而是續航太糟糕了,沒有好的續航解決方案,普通消費者花大幾千買智能手錶幹嘛用?買個千元手機,它不香嘛?

事實上,並不是品牌方不想提升智能手錶續航,而是現在的電池材料與技術的侷限,導致智能手錶的續航難以實現突破。不過,也有一家智能手錶品牌,希望通過最耗電的“顯示屏”這一塊入手,結合40%的電池容量擴充,通過“彩色屏+黑白屏”,雙層顯示技術來實現高效地續航提升。同時,巧妙運用設計最大限度地從視覺上弱化電池厚度,讓產品看起來“更輕、更薄”。

這款智能手錶全稱出門問問TicWatch Pro 3,來自一家以語音交互和軟硬結合爲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現在,就讓我們開始體驗測評。

聊聊顏值,是否能夠打動你?

我是第一代 TicWatch Pro 機主,2 年前買了首款支持雙層持久顯示技術的 TicWatch Pro,時隔兩年的時間,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機型了。

初見 TicWatch Pro 3,讓我感覺 1.39 英寸的大圓屏,有了更加清晰的觀感,任何視角欣賞這塊屏幕都十分清晰,色域更加寬廣了。同時,而錶殼還是熟悉的刻度設計,給人感覺簡練時尚,整體設計進行了“收窄”的視覺處理,明顯更加時尚且氣派了。

奧氏體 316L 精鋼,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第一代 Pro 手錶也採用了這套方案。不過,新款的 Pro 3 使用了真空鍍膜 A 級工藝,相比起同級別智能手錶來說,工序更高、觸摸感更舒適了。第一視角欣賞之下,還是那般輕奢、時尚。

第一代的 Pro,我曾吐槽過整表厚度太大,感覺戴在腕上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不過,TicWatch Pro 3 的厚度控制,已經十分接近於傳統石英手錶,薄度進行了很深化的改進。根據官方資料,相比上一代產品,新款手錶厚度減少了0.4mm,僅爲12.2mm。

讓人十分難以理解,這一代的 TicWatch Pro 3,搭載了高通驍龍 4100 旗艦芯片,還內置了 577mAh 電池,其實比很多同價位的智能手錶,性能與電池容量都要更高一級梯隊了,但是重量控制在 42.3g,這點值得稱讚。

雙層雙系統,續航優化纔是關鍵

體驗了 TicWatch Pro 3 半個多月了,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續航真的很好,不需要老是摘下手錶充電,重度使用三天一充,如果是隻啓用持久模式,按照介紹頁所說的,可以實現 45 天超長續航。

反觀我朋友在用的 Apple Watch,以及網上的各種品牌的 Watch,幾乎是一天一充,和智能手機保持着同樣的充電步調。

既然全世界都不能改變電池續航問題,那麼出門問問 TicWatch 的想法,則是在提升電池容量的同時,改變屏幕顯示方案,配合雙層持久顯示技術,來實現更長的續航性能。

到了 TicWatch Pro 3 這一代智能手錶,這項技術已經改稱“雙層屏 2.0”,即全綵 AMOLED 屏+FSTN 液晶屏來提高產品的續航能力,可依賴性、實用性達到了兩者兼修的表現。

雙層屏 2.0,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又靠不靠譜呢?

我先給大家一個結論,TicWatch Pro 3 的雙層顯示屏十分靠譜,是真正有效攻克智能手錶續航差的難關。簡單來說,TicWatch Pro 3 身上有兩塊屏幕:一塊是全綵 AMOLED 屏、一塊是單色液晶屏,當你在陽光底下,偏角度的觀看手錶的屏幕,就能隱約看到覆蓋在最上層的單色液晶屏,這塊屏幕的觀感有點像我們日常說的“水墨屏”。

TicWatch Pro 3 的 FSTN 液晶屏,它擁有背光模式,到了夜間也是十分清晰的,並且耗電量是極微的。整體使用起來,在手往下襬的時候,手錶會自動開啓“智能模式”,隨即畫面直接進入單色液晶屏,如果需要使用全綵屏,只需要輕輕點擊即可啓動。

目前爲止,這項技術僅被用於 TicWatch Pro 系列,在其他品牌,乃至同品牌其他型號系列,也見不到這項技術的身影,這項技術無疑是門檻極高,工藝挑戰極強的專利技術。TicWatch Pro 3 的出現,也確實做到了一改智能手錶續航“一天多充”的尷尬場面。

TicWatch Pro 3 還支持“持久模式”,也就是隻僅使用單色液晶屏作爲顯示,但是日期、時間、電量、記步、心率測量、NFC 公交地鐵刷卡等功能都可以使用,可以滿足大多數時間的使用需求了。

肯定會有小夥伴會感到疑惑,TicWatch Pro 3 的雙層屏幕方案,會不會造成顯示效果、耐用性的下降呢?事實上,基於我第一代 TicWatch Pro 的體驗經歷來看,使用起來和其他智能手錶差異並不大,反而夜間使用會更加護眼,而 AMOLED 的鮮豔色彩並不會受到影響。同時,耐用性也是沒什麼太大差異的。

功能與系統,更好彌補智能手機的不足

出門問問,也就是 TicWatch Pro 3 的品牌方,其實是由谷歌投資的 AI 科技獨角獸公司,因此在 TicWatch Pro 3 身上也搭載了 Wear OS by Google 操作系統,原生的谷歌手錶系統,操作流暢度與實用性都有很大提升,更好的脫離手機束縛。

此外,出出門問問語音AI技術優勢也是十分明顯的。對TicWatch Pro 3詢問我的車停在哪兒”、“打開臺燈”、“查詢天氣”等,小問助手都可以幫你。另外,諸如錄音筆應用、離線喚醒詞等功能,也是這款智能手錶的一些較大亮點。

自帶地圖、滴滴打車、翻譯、FM 收音機,這些功能都是內置在 TicWatch Pro 3 身上的,同時還支持下載 180 多款 APP,涵蓋回微信、查航班、在線聽歌、看視頻,這些體驗已經足夠方便了,這和智能手機差異甚微。

除了多種多樣的APP生態之外,在出門問問AI語音交互技術的支持下,TicWatch Pro 3不僅支持離在線雙喚醒詞,還新添了獨家錄音功能。這讓它不再只是智能手錶,更能作爲一支腕上AI錄音筆。

TicWatch Pro 3 擁有全場景 NCF 芯片,即做到了“抬手即付”的體驗。將它幫上交通卡,坐地鐵、搭乘公交都不需要依賴手機,而且綁上銀聯卡還能完成網上支付,同時也支持支付寶離線掃碼功能,沒有網絡也能移動支付,甚至還能充當門禁卡開門。

eSIM 卡,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了,也就是終端設備內置電話卡。我所使用的這款 TicWatch Pro 3 就是 4G 版,可以使用全網通 4G,也支持 VoLTE 通話,真正擺脫手機的束縛,我覺得還是要買 4G 全網通方案的智能手錶,這款旗艦手錶也有入門的藍牙版本。

現如今,血氧監測十分流行了,在很多旗艦智能手錶均能見到這項功能的身影。而 TicWatch Pro 3 加入了血氧飽和檢測功能,在我的實際體驗中,它能夠直觀的展示使用者的血氧飽和度,並且在使用中製成表格,讓使用者更快捷的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況。

同時,TicWatch Pro 3 還支持壓力檢測,助此功能可以瞭解自己一天的壓力變化,使用者可以做好自我壓力調節,我覺得這項功能簡直是 IT 人士“996 保命神器”,藉此可以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

更重要的是,TicWatch Pro 3 支持心率監測功能,能夠幫助人們隨時隨地監測人體心率,從而更好地守護我們的心肺健康。此外,TicWatch Pro 3 還支持睡眠管理功能,如果想要了解自己的睡眠質量,也可以藉此來掌握自己的睡眠情況。

智能手錶的外放揚聲器,如果在戶外使用,遇到通話的時候會明顯感覺聲音過小。我使用 TicWatch Pro 3 的時候,意外發現它支持環境音智能檢測,在吵鬧的環境之下可以調大音量,更好的幫助使用者完成通話使用。

文末尾聲

受限於篇幅,也怕各位覺得囉嗦,文章就到此爲止了。

此次評測 TicWatch Pro 3,提到的內容包括第一部分外觀、第二部分續航、以及第三部分功能亮點,諸如錄音轉寫、驍龍 4100 芯片的流暢度、13 種運動模式、主動運動識別,這些功能都是需要使用者親自體驗才能感受到其造詣的,並不是通過視頻或是圖文就能掌控,自然需要大家去親自上手,才能知道其核心魅力。

我的個人觀點的,再好的智能手錶,續航糟糕都是空談。TicWatch Pro 3,在功能方面做到了“人有,我也有”,但在續航這一塊,始終保持着“我有,它沒有”的競爭優勢,我覺得這些纔是這款智能手錶最大的魅力。

如果你喜歡本次內容,也歡迎點贊收藏,或者留下你的評論與想法,我會跟大家一起探討這款手錶的使用體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