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中級職稱和剛晉升正科級工資,也就是專業技術崗位和公務員崗位二選一,該如何選擇?根據本人的親身經歷和體會,建議選擇專業技術崗位,也就是現有的中級職稱。其理由是:

第一,中級職稱和正科級工資的對比。

在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中,中級職稱如學校的一級教師、經濟管理部門的經濟師、醫院中的醫師、護師等,其工資標準是8、9、10級,與公務員中的正科級工資相同。多年的中級職稱,一般應晉級到了9級或8級,而剛晉升正科級工資,一定與職稱的10級工資差不多,幾年後才能晉到9級水平,對於大部分基層公務員來說,達到職稱8級工資,基本上已是今生職業見頂。

第二,中級職稱和正科級的發展前景。

多年的中級職稱,應該離高級職稱(副高)還有一步之遙,只要學歷達標,工齡資歷滿足要求,其他稍加努力,晉升高級一般不成問題。高級職稱與公務員中的副縣處級,在工資級別上持平,都在職稱工資的5、6、7級水平。在基層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中,到退休前評上高級職稱的佔到一半以上,有些單位比例還要高一些。

而正科級職務,在縣級以下基層公務員中,僅佔10~15%,副縣處級僅是3~5%。一般公務員,提拔副科、正科已屬不易,提拔副縣處級的難度可想而知。排除家庭背景和人脈關係,單就綜合素質和駕馭能力,就是普通專技人員很難競爭和企及的。

第三,正科級工資和正科級實職的不同。

正科級實職,如果工作出色,能力超羣,儘管機會很少,但還有晉升副縣處級的希望。而正科級工資,如提問中所說,只是享受正科級工資待遇,還不是實職,或實職副科享受正科工資待遇,晉級副縣處級基本上沒有可能,或希望渺茫。

第四,親身經歷是最好的證明。

本人原爲中學二級教師,被組織部調任鄉鎮黨委祕書(助理級),3年後副科級,又7年正科級人大主任。因鄉鎮機構改革,組織上談話擬安排進縣城事業單位,但不安排實職,只享受正科級待遇。個人申請到市(縣)直學校再當教師,最終如願獲批。雖然兩年後按程序順利晉升了高級教師,但與同等條件的原教師同事相比,晉高級職稱晚了5年,月工資收入低了100多元。儘管這樣,到退休時,養老金及各項補貼收入,仍然比正科級退休的公務員高出1500多元。

小結:

從以上事實和分析可以看出,雖然本人經歷不具有代表性,但公務員職務和專技人員職稱,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工資級別和晉升難易程度,卻是板上釘釘、一目瞭然。因此,如果在中級職稱和正科工資之間選擇的話,還是建議選擇職稱。當然,這是對一般人而言,至於個別有志仕途者,則另當別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