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對於歐洲而言,俄羅斯是一個不入流的國家,長期被排斥在歐洲主流社會之外,俄羅斯被歐洲看作是蠻族。彼得大帝基本確立俄羅斯版圖之後,俄羅斯開始迅速發展壯大,二戰結束,前蘇聯成爲超級大國,在兩極格局中獨佔一極,創造了俄羅斯的歷史輝煌。在前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人依然想恢復大國榮光。

俄羅斯人依然懷念前蘇聯國際地位,寄希望在普京帶領之下,能夠實現俄羅斯大國崛起,重新恢復前蘇聯時期的國際地位。雖然普京能力很強,但是俄羅斯要想重新崛起,難度很大。在經濟全球化中,俄羅斯的參與度很低。俄羅斯的經濟支柱是石油天然氣出口和軍事武器出口。

除了武器出口,俄羅斯本質上和沙特一樣,是世界大號加油站,經濟單一。俄羅斯的經濟長期萎靡,至今看不到經濟重新崛起的希望。此外還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俄羅斯人人口銳減,要知道大國崛起,是要人口基數做支撐的,一個國家沒有一定的人口基數,任何崛起?

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京也看得很透徹,曾經語重心長的說過一句話:“俄羅斯的國家命運,和歷史前途取決於我們有多少人。”近十年,俄羅斯人口生育率曲線圖顯示,在1999年,俄羅斯適齡女性生育率爲1.16,在2015年,俄羅斯刺激生育政策下,曾經短暫好轉,很快恢復常態。2020年因爲疫情影響,俄羅斯出生人口居然落後於死亡人口。

也就是說,現在俄羅斯人口是負增長,據俄羅斯人口專家阿列克謝·拉克什推算,今年俄羅斯人口會淨減少50萬。要知道俄羅斯總人口只有1.467億,如果每年以50萬人口減少,這對於俄羅斯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對於俄羅斯超低的出生率,克里姆林宮想方設法,在每年兒童節,俄羅斯總統普京都會在克里姆林宮邀請光榮父母。

所謂的光榮父母是生育7個子女的父母,普京會親自給他們頒佈勳章和獎金,號召俄羅斯人重新樹立正確的生育關鍵,向光榮父母學習,爲家族做出貢獻,爲國家做出貢獻,爲俄羅斯貢獻人口。俄羅斯當局對於多子女家庭的補助不斷增加,可是即便如此,在俄羅斯少子化和無子化風氣盛行。

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俄羅斯少子化風氣成因是很複雜的,比如文化傳統,比如地理環境,比如嚴寒的天氣。不過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是經濟,俄羅斯經濟蕭條,收入低下,養育兒女意味着更多的經濟支出,意味着更大的房子,意味着更好的工作,而這一些,短時間內無法解決。俄羅斯大軍可以趕赴克里米亞,將黑海明珠一夜收回,但是在人口問題上,卻難以解決,人口問題不解決,俄羅斯大國重新崛起就只能是一個口號。關注本號,瞭解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