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冠冕百行莫大於孝。

歷代帝王無不以孝治天下,並且都是用孝道來教導民衆,使其忠厚、不爭。

由於千百年的教導,使得古人在行孝過程中,產生了一些讓人膽戰心驚的“孝”。

本文列舉《宋史·孝義傳》中一些孝子的行爲,大家看下是否能堅持看完全部而面不改色。

甄婆兒

宋太宗時京兆鄠縣百姓甄婆兒的母親劉氏跟同鄉董知政發生口角,董知政竟然因此殺了劉氏,當時婆兒才十歲,還有一個在襁褓之中的妹妹。

甄婆兒忍辱負重,把妹妹託付給鄰居撫養,自己躲避仇家離開祖宅。後來長大,先回到家鄉尋找妹妹,然後到母親墳前祭奠,之後到了董知政家,偷偷繞道其後,用斧子在董知政後腦砍了十數下,董腦漿迸裂而亡。

後來太宗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免除了甄婆兒死罪。

易延慶

易延慶在乾德年間任大理評事時,父親去世,延慶辭官回鄉,守喪期間喫喝極少,瘦得皮包骨頭。每天他早上出去守墓,晚上回家侍奉母親,墓邊竟然奇蹟般地生長出了紫色靈芝,後來又長出玉芝十八顆。

數年後延慶母親也去世,那時朝廷已經再次啓用延慶爲官,由於政務繁忙,朝廷沒有給延慶放假,延慶多次請求不得允准後,只得私自掛印歸鄉,因此被抓回去坐牢。后皇帝聽說釋放了延慶。延慶得以又給母親守墓,因爲母親愛喫栗子,所以延慶就在墓邊種了兩棵栗子樹,樹長大後竟成了連理枝。

顧忻

泰州人顧忻,十歲父親去世,與母親相依爲命。後來母親生病,顧忻爲了給母親祈禱,十年不喫一點葷腥。

每天雞一叫,顧忻就帶着妻子兒女道母親房中請安,這樣連續五十年不中斷,母親年老視力下降,看不清東西,顧忻日夜哭泣祈禱,又用血抄寫佛經數卷,老母竟然恢復了視力,直到90多歲才無疾而終。

朱泰

朱泰家貧,爲了養活母親,每天到山裏砍柴售賣,賣的錢多一家人都能果腹,賣的錢少就只給母親買喫的,自己餓着或是喫糠度日。

一次朱泰又到山裏打柴,竟然碰到老虎,一番搏鬥,終於不敵,被老虎拖走。朱泰重傷已經暈倒,被老虎拖着走了數百步後恢復了意識,這時他想到家中母親無人照顧,如果自己被老虎拖回洞內喫掉,母親不久也會餓死,於是奮力跳起,再次與虎搏鬥,老虎被朱泰的氣勢嚇跑了。

朱泰憑藉對母親的惦念撐着一口氣,一點點從山林裏爬回了家中,鄉里人聽說他的事情都來送錢送糧,朱泰也被人稱爲朱虎殘。

陳思道

陳思道是有名的孝子,母親生病,他衣不解帶地伺候,自己太過疲勞以至於雙目生瘡。即便如此,也毫不懈怠,母親喫得多,他就高興,跟着多喫點,母親喫得少,他就擔憂,也喫得很少。後來母親病故,陳思道一連七天水米不進,幾乎餓死。

守墓的時候,妻子帶着兒女來探望他,陳思道怕影響守墓,拒絕與兒女相見,兒女長大了,陳思道歸家都不能相認。

杜誼

杜誼平時對父母特別孝順,後來母親去世,杜誼日夜哀嚎,數日滴水不盡。

等到母親下葬,杜誼光着腳去挑土來給母親添墳,一天之內往返數十次,遇到下大雪也不休息,手腳全部凍的皸裂,爲了還能繼續挑土,杜誼用漆把手腳皸裂的地方塗上,防止繼續流血。

路上杜誼還曾遇到老虎,他一點也不退縮,面不改色的繼續挑土,爲鄉親四鄰所稱讚,之後里正上書朝廷對他進行了褒獎。

朱壽昌

神宗年間中散大夫朱壽昌,他的生母是父親的小妾,生了朱壽昌後被送給別家,朱壽昌一直到五十多歲都沒有見過生母。

昌壽年長後到處尋早生母下落,喫飯從不喫肉,只要提到生母就會悲傷的哭泣。後來用浮屠法灼背燒頂,刺血寫佛經,但凡聽說能夠積德的事情無所不做。

熙寧初年,辭去官職,開始走上尋母之旅,併發誓「不見母,吾不反矣。」終於在同州找到生母,當時朱母已經七十多歲,再嫁後有了好幾個兒子,朱昌壽把她們全部接回了家。

劉孝忠

劉孝忠人如其名,絕對是個大孝子。他的母親生病三年不好,孝忠尋醫問藥不能治,於是割下自己大腿傷的肉和左邊乳頭做熟給母親喫。母親病痛難忍,他就用火燒自己的手以求上天減輕母親痛苦。說來也怪,劉母竟然真的痊癒。

數年後劉母去世,劉忠孝賣身爲奴葬母,有個富戶聽說劉孝忠的事蹟,收他做了養子,後來富戶失明,劉孝忠七天不停地舔舐養父的眼鏡,富戶竟然神奇的復明。

後來富戶也生重病,劉孝忠再次割肉,把肉放到佛前的蠟燭中作爲油脂燃燒,蠟燭一夜不滅。最終富戶有沒有痊癒史書沒有記載,不過朝廷知道此事,太祖親自召見了劉忠孝,並予以嘉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