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期的喬治-福爾曼(George Foreman),曾像颶風一樣席捲整個重量級拳壇,幾乎KO了所有站在面前的對手,那時候的他沒有仁慈或理性,被譽爲“魔鬼”降臨賽場。自1969年轉爲職業拳手開始,福爾曼組建了一支單人破壞小組,他擁有炸彈般拳頭,直至“叢林之戰”中爆冷輸給穆罕默德-阿里,而在此之前,福爾曼擁有40戰全勝,其中僅有3個幸運者聽到了終場結束的鈴聲。

後來,屬於福爾曼的第一個章節於1977年結束,那是他無敵光環被阿里打破後的第三年,在波多黎各輸給了油滑的吉米-揚(Jimmy Young),這場較量結束後,福爾曼感到身體極度不適,體能透支導致在更衣室裏暈倒,瀕臨死亡!不過與此同時,福爾曼相信這是上帝的旨意,那就是計劃改變他的生活。在與上帝“面對面”後,福爾曼退出拳壇,成爲了一名受命牧師,他直言在拳擊的深淵中消失,同時把餘生奉獻出來報答上帝。

10年後,38歲的野獸從沉睡中驚醒。1987年,福爾曼宣佈重返拳壇,這個大膽的計劃被所有人嘲笑,不僅僅是在過去10年間處於休眠狀態,而是福爾曼體重膨脹到了300磅以上。福爾曼童年是在休斯敦貧瘠、混亂的第五街區長大,那裏沒有一天三頓飯的概念,以致功成名就後的福爾曼,無法體驗昔日的苦楚,因此任由體重瘋長在所難免。

如果人們不嘲笑福爾曼的體重或年齡,還會擔心他的健康,那麼爲何面對如此多的批評,福爾曼仍然要繫好拳套呢?與許多復出的拳手一樣,原因更多來自經濟上,在遠離賽場的日子裏,福爾曼除了行使牧師職責外,還創立了一個青年社區中心,說得直白點,那是一個庇護所,專門幫助無家可歸、誤入歧途的青少年,爲此福爾曼被孩子們尊稱爲“父親”。如今,該庇護所仍然開放,不過當年福爾曼卻時時爲籌集經費頭痛,所以最終決定於1987年重披戰甲。

福爾曼首場復出對手名叫史蒂夫-祖基,算得上一位三流,不過此前與泰森、塔布斯、小弗雷澤等人交過鋒。如果有人在福爾曼宣佈復出時表示不屑,那麼與祖基戰鬥後,人們真的爲他擔憂了,因爲福爾曼用了四個回合擺平祖基,拿到了2.4萬美元酬金,然而看上去緩慢、笨拙、氣喘吁吁,那時候約5000名現場觀衆更像是出於好奇才坐在了臺下。

賽後,福爾曼無不自嘲地說:“我已經離開了10年,不是1年,也不是10個月,而是整整10年,在這10年中,我有了孩子、放鬆了、發胖了,你還能期待什麼?”

此外,福爾曼當年復出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挑戰如日中天的泰森,對於這個理由,很多人笑了,只有福爾曼沒笑,因爲在1977年更衣室中與上帝“邂逅”後,他對自己有了信心,結果復出後隨着每一次KO對手,外界開始相信,那就是福爾曼確實具備與泰森抗衡的實力。

有人認爲,福爾曼重返拳壇後的狀態,比之前更加犀利,因爲他一口氣取得了24戰連勝,只有1位拳手熬到了終場。隨後,福爾曼獲得了重新問鼎冠軍寶座的機會,無奈相繼輸給了伊萬德-霍利菲爾德、湯米-莫里森。

1994年11月5日,已經45歲的福爾曼與年輕自己19歲的世界冠軍邁克爾-穆爾交鋒,儘管之前福爾曼兩次衝擊拳王頭銜,卻很少有誰相信他可以創造奇蹟,博彩公司開出了3-1的賠率認定穆勒贏得勝利。

與穆勒的角逐,距離1974年與阿里的“叢林之戰”正好20週年,福爾曼調侃叢林中的幽靈已經釋放出來,並且穿着與當年相同的紅色運動短褲,同時聘請曾指導阿里擊敗自己的安吉洛-鄧迪擔任教練。比賽開始後,福爾曼看上去又將與冠軍失之交臂,因爲穆勒牢牢控制着場上形勢,幾乎拿下了每一個回合,福爾曼需要靠神話取得勝利,不過截止對抗結束,福爾曼的信念一直在爲他服務,因此沒有放棄!局間休息時,曾幫助無數拳手改變命運的鄧迪,起到了關鍵作用,他意識到局勢的嚴峻性,在第七回合結束後,告訴福爾曼別無退路,唯一選擇就是KO對手!

儘管穆勒在比分上遙遙領先,可惜輕重量級起家的他,單薄的身體變得不堪重負,福爾曼於第十回合抓住機會,一記精準的右手重拳命中穆勒下巴,這一拳打得對手嘴脣開裂,受創後的穆勒轟然倒地,裁判喬-科澤直至數到10才掙扎着想站起來,45歲的福爾曼成爲了迄今重量級年齡最大的世界冠軍。

毋庸置疑,這是體育史上最偉大的復興之一,在1987年被認爲註定要失敗的愚蠢努力之後,福爾曼成功了!如果福爾曼1977年永久退役,他將成爲20世紀最受尊敬的拳擊手之一,卻不會像今天這樣被視爲超級偶像。福爾曼腳下的道路並不那麼容易走,同時不僅僅靠着單純拳壇實力封王,而是採取了一種精神毅力,這堪稱前所未有,至少福爾曼證明了在被認爲不可能的情況下,通過信念來實現某些東西,這值得任何人借鑑、學習。

本文原創,百家號首發,禁止抄襲、洗稿,違者必究!圖片、視頻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