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縣一策

9月12日,曾乾友家的梨林掛滿黃燦燦的雪梨。梨樹下,曾乾友正在摘梨,“目前已賣完5個品種的雪梨。”

曾乾友是阿壩州金川縣咯爾鄉金江村遠近聞名的雪梨種植大戶,種有10來個品種的梨樹。因爲雪梨種得好,每年收入幾十萬元。

遠眺金川縣沙耳鄉克爾瑪村。向宇攝

作爲“中國雪梨之鄉”,近年來,金川通過實施雪梨振興計劃,幫助雪梨產業走出低谷,助力羣衆實現脫貧增收。“現在的一棵梨樹,在我們縣實現了賣梨子、加工雪梨膏和搞旅遊三種收入。”曾乾友說。

梨子經振興雪梨價翻倍

10多年前,曾乾友並不種雪梨,而是在打工。那時,也是金川雪梨發展的低谷期,因爲品種老化銷售困難,一些村民甚至把幾十年的老梨樹砍了。

一次一位工友對曾乾友說,金川雪梨這麼有名,拿出來喫一喫呢。這讓曾乾友很尷尬,繼而下決心回鄉種雪梨,要闖出個名堂。

“2013年左右,縣上啓動雪梨振興計劃,重塑金川雪梨品牌。”曾乾友說,通過學技術,學管理,他家16畝地不僅栽了梨樹,還流轉了附近村民30畝地種梨樹、桃樹、李子樹等。

延長雪梨銷售時間,曾乾友有自己的土辦法。在他家,有2間特別的土牆房,一間有10平方米左右。“屋子冬暖夏涼,是梨子的保鮮庫。”曾乾友說,每個屋子能儲備2500公斤雪梨,可以保存到第二年梨花綻放時。“如此一來,價格就可以翻一倍,一公斤雪梨賣到10元左右。”

村支書彭開蓮說,通過種雪梨,念好梨子經,目前,金江村賣雪梨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有30多戶,佔全村總戶數的10%左右。

加工經雪梨膏成暢銷品

金川雪梨種植規模達4萬餘畝,100萬多株,有金花梨、雞腿梨、黃金梨等89個雪梨品種,年產量約3萬噸。

受市場供求關係影響,雪梨鮮果銷售也有風險:價格不穩定,有時賣不起價。怎麼辦?從2016年開始,金川縣念好精深加工經,生產雪梨膏、雪梨糖、雪梨飲料等延伸產品。

瞄準機會,返鄉創業者杜宇回到家鄉,成立金雪梨果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加工生產雪梨膏。“雪梨膏可止咳化痰,產品很暢銷,最火的時候一天一分鐘在網上能賣50萬元的產品。”杜宇說。

梨膏加工車間,工人認真挑選用於加工的雪梨。向宇攝

如今,金雪梨果業已發展成爲金川縣最大的雪梨膏生產企業,年產雪梨膏500噸,產值達1000多萬元,每年可帶動1萬多戶果農增收。

不止是企業。看好雪梨膏的發展“錢”景,金川很多村民自發成立手工作坊,熬製雪梨膏銷售。

“目前,金川縣雪梨膏年產量爲五六百噸左右。”金川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爲做大雪梨產業,下一步將統一生產標準,鼓勵擴大生產,“同時大力支持相關企業開發雪梨棒棒糖、雪梨酒等新產品。”

旅遊經梨花紅葉引客來

在金川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局長吳永紅看來,金川的梨花有“三絕”:雪山與梨園共生,雪花與梨花同舞;人在花中走,花在畫中流;美景催生美食,美食再塑美景,“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獨有的奇特景觀。”

不同於省內其他地區的紅葉,金川紅葉以梨樹爲主,每年春季萬畝梨花潔白如雪,秋季則紅葉千里。利用春花秋葉,從2014年開始,金川縣連續舉辦梨花節、紅葉節,短短几年時間,讓這個偏遠縣的旅遊火了起來。

在2014年評選出的140個“中國美麗田園”中,金川縣梨花和紅葉景觀雙雙上榜,成爲全國唯一一個雙景入榜的“中國美麗田園”。

“梨花紅葉迅速成爲金川最響亮的一張名片,也拉動地方旅遊發展。”吳永紅說,現在每年3月,金川梨花已成熱門。“梨花節期間,全縣一天最多接待遊客3.7萬人次。”

爲讓更多村民享受旅遊紅利,金川實施農家樂提升工程,按民宿標準進行提升改造,每戶給予8萬元至10萬元的補助。咯爾鄉復興村村民王俊樂搞起旅遊接待,每年收入有五六萬元,“梨樹成了我們金川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