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簡稱“湘”,地處雲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嶺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在1955年授予的中高級開國將領(元帥、大將、上將)中湖南人佔了百分之六十左右,其中十大元帥最終有三位(彭德懷、賀龍、羅榮桓),十大將中有六位(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陳賡、許光達),因此湖南有“無湘不成軍”、“湖南無特產,唯有出將軍”的俗語,下面咱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些湖南籍的開國將帥。

彭德懷元帥

彭德懷元帥,湖南省湘潭縣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長征後擔任陝甘支隊總司令、紅軍前敵總指揮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後,彭德懷擔任八路軍副總司令與朱德總司令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取得了平型關等戰鬥的勝利,1940年指揮發動了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軍。解放戰爭時期擔任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0年出任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在七個月內連續進行五次戰役把以美國人爲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了三八線,回國後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賀龍元帥

賀龍元帥,湖南桑植人,北伐戰爭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1927年率部參加了南昌起義,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南昌起義後賀龍又領導發動了湘西起義,創建了湘鄂西根據地,1935年領導紅二、六軍團開始長征,後任紅二方面軍(原紅二、六軍團)總指揮,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賀龍任八路軍第120師師長,率部東渡黃河挺進敵後,開闢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期間奉命協助彭德懷組織指揮西北戰場部隊,並主持後方根據地的建設,爲西北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和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羅榮桓元帥

羅榮桓元帥,湖南衡山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秋收起義,後隨毛澤東來到井岡山,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第一師一團特務連黨代表、第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一團營黨代表、第二縱隊黨代表,抗日戰爭初期,任八路軍第115師政治部主任,後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在山東建立了中共最強大的抗日根據地——山東抗日根據地,正規軍人數佔共產黨軍隊的三分之一,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副書記、東北人民解放軍副政治委員、東北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政治委員,將東北野戰軍由11萬餘人發展到150萬人,成爲各大野戰軍中實力最強的野戰軍,佔全國軍隊總數的三分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委員、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並主持了上將以下、少將以上將銜的評定,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粟裕大將

粟裕大將,湖南會同人,侗族,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進入井岡山後參加了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長征時留在南方組織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期間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1941年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1945年任蘇浙軍區司令員,統一指揮蘇南、浙西、浙東部隊。解放戰爭期間,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指揮了高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位列十大將之首。

黃克誠大將

黃克誠大將,湖南永興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等職,抗日戰爭期間歷任八路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長、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五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第三師師長兼政委,創建了蘇北抗日根據地,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抗戰勝利後,進軍東北,領導創建西滿根據地,任西滿軍區司令員,後任中共冀察熱遼分局書記兼軍區政委、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政委,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湖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祕書長、國防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譚政大將

譚政大將,湖南湘鄉人,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軍委祕書長、政治部訓練部部長、紅十二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副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國防部副部長、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中央軍委常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蕭勁光大將

蕭勁光大將,湖南長沙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2軍參謀長、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抗日戰爭爆發後,蕭勁光任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主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員,執行陝甘寧邊區防務、清剿境內土匪、安定社會秩序任務,1942年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後兼任遼東軍區司令員,指揮部隊實施四保臨江作戰,三個半月內粉碎國民黨軍四次大規模進攻,徹底扭轉了南滿局勢,爲東北人民解放軍轉入攻勢作戰創造了條件,1949年8月兼任湖南軍區司令員在衡寶戰役中,蕭勁光指揮中路軍圍殲國民黨軍4個精銳師,解放湖南大部地區。建國後,蕭勁光受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任海軍司令員兼第一海軍學校校長,1954年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陳賡大將

陳賡大將,湖南湘鄉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歷任紅四方面軍第12師師長、紅四方面軍參謀長,率部參加了第三次、第四次反圍剿,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旅長、太嶽軍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期間任第2野戰軍第4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建國後任雲南軍區司令員,1951年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回國後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許光達大將

許光達大將,湖南長沙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學習,抗日戰爭期間任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衛戍司令,後任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兼晉綏軍區第2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第3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三軍軍長、第二兵團司令員,建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兼任第一所坦克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戰車學校校長,爲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卓著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