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第三屆進博會順利閉幕,這些張江落地項目“永不落幕”

“我們明年再會!”

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圓滿落下帷幕。雖然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但本屆進博會各方合作意願熱度不減, 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

羅氏、阿斯利康、輝瑞、默克、勃林格殷格翰、ABB、霍尼韋爾、高通……在張江的跨國巨頭,成爲本屆進博會的重要參展商。

收穫滿滿,是他們共同的心聲;自參展開始就簽約不斷,各種新品頻發。與往屆進博會不同的是,除了新品快速入華,這些張江跨國企業紛紛將在華創新“升級”:有研發中心升級、有創新模式升級、有合作理念升級……中國成爲了他們全球戰略中新一輪的創新高地。

頂尖科學家將常來張江

帶着項目 培養新一代科學家

日前,諾華集團(中國)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不斷培養和維護醫療領域的高素質科學家隊伍,是保持醫學研究活力、不斷改善人類健康狀況的關鍵因素。銳意求知的科學領袖們扮演引領創新的角色,幫助人類解決各項健康挑戰。

這次合作通過諾華在張江的上海園區向全球科學家“天團”提供辦公和實驗室設施,助力實現國內外多學科合作、創建豐富多元的人才庫、搭建友好型科研生態系統,培養我國在創新藥研發領域的新一代科學家。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作爲一個以獲得諾貝爾獎、沃爾夫獎、圖靈獎等全球頂尖獎項的科學家和其他知名企業家爲主體的國際組織,此前有力促進了全球科技思想流動。

第三屆進博會上還透露出一個重要訊息:目前已確定3位頂尖科學家將把實驗室帶到中國,有意向的也達到了20多位。此次諾華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達成合作,將藉助諾華上海園區頂尖研發設備,與頂尖科學家一起推動例如新冠病毒等領域的前沿探索。

當頂尖科學家走入張江,一批早已紮根張江的創新中心,更是紛紛升級“中國計劃”。

在本屆進博會上,輝瑞中國研發中心成立15週年慶典在其主展臺開啓。該中心紮根張江15年,早已成爲了輝瑞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輝瑞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陳朝華表示:“經過15年的發展,中國研發中心已成爲輝瑞全球重要的研發樞紐,而且輝瑞全球正一步步將更多核心技術和資源傾斜到中國。在加快滿足國內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的同時,我們希望協同業界,在中國創建一個世界水平的、屬於全球研發共同體一部分的生物製藥研發生態環境,幫助中國本土的臨牀研究走向國際化。”

截至2020年10月底,輝瑞全球共有92個項目正在研究進行中,涵蓋臨牀I期到註冊申報,涉及腫瘤、內科、疫苗、炎症和免疫、罕見病等領域。輝瑞中國研發中心與國內各研究機構和各領域專家在過去15年來緊密合作,力求讓中國參與的臨牀研究越來越多,越來越廣。

創新看中國,創新在張江

探索業界領先的模式

罕見病,又稱孤兒病,是指發病率極低、患病總人數很少、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

全世界已知的罕見病約有7000種,但其中只有約6%的疾病有藥可治。對罕見病患者而言,“醫無所藥”是確診後又一無法迴避的困境。爲此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針對罕見病及罕見病藥物的政策,鼓勵罕見病用藥研發、進口及仿製。

在本屆進博會的醫療展區中,越來越多的“孤兒病”在有望“有藥醫”的同時,還將“醫有所保”,而其中張江企業正在貢獻重要力量。

賽諾菲在本屆進博會上宣佈攜手京東健康、零氪科技、病痛挑戰基金會及水滴公益共同建立了“罕見病保障創新支付協作機制”。這一創新支付協作機制,將整合各家機構與平臺的自身優勢資源,通過公益基金、社會衆籌,商業保險及藥品援助福利等方案的組合,提高罕見病醫療和藥品的可及性,緩解罕見病患者的支付壓力,共同破解罕見病支付難題。

業界認爲,這是繼專項基金、醫療救助等模式後,在罕見病保障模式上邁出了探索創新支付“1+4”乃至“1+N”的又一步。

在第三屆進博會現場,賽諾菲中國還宣佈與上海浦東軟件園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在浦東軟件園孵化空間落地賽諾菲慢病管理創新項目,探索業界領先的慢病全病程管理創新模式。

去年進博會前後,勃林格殷格翰啓動了“中國關鍵”戰略,成爲跨國藥企中首箇中國全面參與早期臨牀研究的公司。

得益於這一戰略,該公司針對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的同類首個在研藥物Spesolimab在中國與全球同步開啓了II期臨牀試驗。首次全球同步遞交新適應症的維加特®(尼達尼布)已於2020年6月在中國獲批“硬皮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齊飛表示:“經過25年的在華髮展,中國已經並繼續成爲勃林格殷格翰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勃林格殷格翰也剛剛公佈了我們在中國發展的下一個十年願景。我相信,中國市場就將成爲勃林格殷格翰全球發展最大的動力。在本屆進博會前,我們宣佈未來五年在中國新增投資4.51億歐元,就足以表達我們的‘進博信心’和‘中國承諾’。”

抗癌新藥加速踏進國門

力爭擴大在華市場

受益於改革開放,抗癌藥物和治療方法已不斷地踏進國門,例如2005年,由阿斯利康研發的吉非替尼頭次敲開中國大門,中國腫瘤治療終於進入靶向治療時代;10年後的2016年底,CFDA加速審評審批,中國終於迎來了20種腫瘤靶向藥。

而本屆進博會期間,一系列抗癌藥物的爭相亮相,也爲患者帶來福音——

羅氏帶來免疫腫瘤領域的新突破,泰聖奇®(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用於一線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的免疫聯合治療方案。在血液腫瘤領域,羅氏帶來了兩款創新藥物,有望將中國淋巴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提升至西方發達國家水平。

位於張江科學城的羅氏上海創新中心

連續參展進博會,充分展現了羅氏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羅氏推動中國醫藥行業創新發展的決心和承諾。對此,羅氏製藥中國總裁周虹表示:“我們已定下了10年戰略,其中一項核心就是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對羅氏來說,中國不僅僅是銷售大國,也將成爲研發的最大策源地。”

葛蘭素史克在去年的第二屆進博會上帶來了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成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生物製劑倍力騰(化學名:貝利尤單抗)。該生物製劑在本屆進博會上有了另一個身份——全球首個且唯一用於治療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生物製劑,並有望很快在中國獲批上市。

從帶來新概念 到帶來新工廠

中國市場對創新接受很高

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參會的“新老朋友們”紛紛拿出“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的新品,更加豐富、多元的中國市場需求,也帶來更具廣度、深度的國際合作潛力。

連續參展的張江跨國企業,有一個共通的感受:中國客戶對創新接受度很高,也激勵了他們將更多創新產品帶來中國,並實現落地。而張江作爲重要創新策源地,除了新藥外,智能製造領域的“未來工廠”也令人期待。

第三次參展的ABB攜來自全球14個國家的50餘項創新高科技展品亮相技術裝備展區,並透露了在張江投資建設“未來工廠”的最新進展:這座工廠目前正按計劃推進,預計最快在明年年底完工後投入使用。

在今年的特殊形勢下,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在防控疫情、復工復產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疫情也加速了智能技術應用的進程。在進博會上展示的技術,也讓業界看到了ABB在這些重點領域的戰略佈局。

據透露,ABB中國工廠製造的機器人既服務國內,又出口海外,“未來工廠”透露運行後,屆時產能每年將達10萬臺,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將都是最新的、最快速的、最先進的產品。

ABB展區的“鄰居”,霍尼韋爾所展示的“互聯工廠”和“未來煉廠”方案是第三年來到進博會,從最初的帶來新概念,到現在“未來煉廠”等項目已經在中國落地。

在此次進博會上,霍尼韋爾還與東華能源、北方華錦、浙江石化、中國石油、巨化集團、久泰集團、聖奧化學七家企業就“未來煉廠“和”互聯工廠“相關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簽訂了一系列協議。本屆進博會後,霍尼韋爾的創新還將落地浦東延續。據悉,其最新成立的智能製造研究院已落地霍尼韋爾張江園區。

廣闊的中國市場,爲參展商展現了無限的發展機遇,令他們連年流連駐足。

高通是進博會的三屆“盟友”——今年的高通展區,基於高通機器人RB5平臺打造的龐伯特乒乓球機器人訓練系統“C位出道”,成爲進博會的網紅打卡地。本屆進博會期間,高通還與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龐勃特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三方合作,將“5G+AI”的技術潛力擴展至智慧體育產業。

2020年進博會

本屆進博會參展的規模顯示了外資對於中國市場的信心,中國的政府和市場也回饋了足夠的迫切性:本屆進博會展示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411項,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連續參展比例近80%,特裝比例達到94%;相關部委以及地方政府舉辦的政策解讀、對接簽約、投資促進配套活動則達到101場。

按照通氣會披露的信息,截至目前,已有數百家企業報名、簽約參展第四屆進博會。第三屆進博已落下帷幕,我們期待着明年的進博會帶來更多的驚喜。而在張江,參展企業的創新“永不落幕”,它們將持續推動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