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1日)上午,常州市科技局在市行政中心召開新聞發佈會,對2020年常州市科技創新發展情況進行介紹。

今年以來,常州全力聚焦科教創新明星城建設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突出企業主體,大力培育創新主力軍;突出產業方向,打造創新策源地;突出創業引領,培育創新增長極,全市科技創新能力取得進一步提升。

自創區建設成效明顯

常州科教城榮膺中國最佳創業園區第一名;常州、武進兩個國家高新區分別居全國排名第24位、第39位;江蘇中關村、西太湖兩個省級高新區分別居全省排名第1位、第6位;積極推進江蘇中關村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金壇區華羅庚、天寧區創建省級高新區;籌劃推進鐘樓區創建省級高新區。全市示範區擁有獨角獸企業2家、潛在獨角獸企業9家,瞪羚企業76家,位居蘇南五市第二。

創新主體快速壯大

全年三批高新技術企業組織申報1716家,申報數量同比增長65.16%,增幅全省第一;其中,首次申報1321家,較上年增加619家,增幅88.18%,創歷史新高;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數1156家,同比增長60.33%,增幅全省第一。全市高企預計將突破2300家。完成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811個;組織企業申報省級以上項目654個,已獲立項74個,其中7個省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全市創新型領軍培育企業達71家,科技型上市培育企業410家,10家企業入列2019江蘇省百強創新型企業榜單。截至9月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681.23億元,同比增長4.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47.6%。

創新平臺不斷增強

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家,累計401家,列全省第四位;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2家,累計11家,列全省第四位;新增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8家,累計755家;9家單位獲省新型研發機構研發投入獎補1370萬元,列全省第二位;新增中以產業技術研究院、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應用技術研究院等江蘇省產研院專業所3家,累計8家,列全省第四位;新增江蘇省產研院聯合創新中心11家,累計20家,佔全省五分之一,列全省第二位;截止目前,全市擁有公共服務重大科技創新平臺42家。

雙創活力持續迸發

新增省級創業孵化載體11家,其中,新增省級衆創空間6家、孵化器5家;累計省級以上136家。組織申報市級科技創業孵化載體26家,其中,衆創空間11家,加速器2家,孵化器13家,認定23家。國家級創業孵化載體啓動組織申報。全市36家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獲省級評定B類以上,列全省第3,其中9家獲評A類,列全省第3。

另外,今年9月,我市出臺《常州市關於支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明晰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內涵、三年建設目標、對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的支持力度,並明確要市區聯動,形成合力,重點解決高水平研發創新平臺不多的問題,持續加大開放整合創新資源的力度。

站在新的起點上,常州將繼續“找項目、引資金、育企業”,助力常州市科教創新明星城建設,助力常州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