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洛阳战役打响,此次战役,由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矩、政治部主任唐亮奉命统一指挥,参战部队,有华东野战军的第三、第八纵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第九纵队,以及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的两个团。战斗从3月8日开始,华东野战军的第八纵队联合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第九纵队,负责打援,阻击从郑州过来的国民党援军。围攻洛阳的任务,由华东野战军的第三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第四纵队来负责。

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第四纵队原来叫太岳纵队,是1945年9月7日,由八路军太岳军区主力部队组建的,部队的老底子,就是抗战时期打的日本鬼子气得打出“专打386旅”的八路军一二九师386旅,时任旅长陈赓,如今发展壮大到这个程度,纵队司令员,当然还是陈赓。其实,在打洛阳时,该纵队名称叫陈谢兵团,1948年5月才改称第四纵队,不过,因为“陈谢兵团”中的“谢”,后来犯了严重的错误,所以,陈谢兵团一般不愿被人提起。

这次战役,打得是相当成功,不仅歼灭国民党青年军第206师和国防部直属炮兵、汽车分队等共2万余人,还活捉了国民党青年军第206师师长邱行湘。不过,在战斗中,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什么事呢?当时,四纵10旅第28、29两个团,相互配合,打着打着,发现敌人的炮火很猛,两个团长就动了脑筋,各派出一支部队,去偷袭敌人的炮兵阵地,一下子缴获了十几门美式105mm榴弹炮,这可是好东西,官兵们都非常高兴。

但问题来了,美式105mm榴弹炮体重很大,正常的情况下,需要用汽车才能拖车,用马来拉,至少需要两匹马才能拉动一门炮,而当时的情况是,部队还有任务,需要马上投入下一场战斗,这十几门炮怎么办?指挥员研究了一下,决定留下几名战士看守大炮,其他人,向下一个目标进攻。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随后赶到的第三野战军部队,看到这么好的大炮,不由分说,就安排人把炮拉走。看守炮的10旅战士肯定不干啊,但寡不敌众,炮还是被拉走了,这几名看炮的战士,只能爬到炮上,紧搂着大炮,死活不下来。三野的官兵也不管他们,连人带炮,一起拉走。

消息传到28、29团团长那里后,两个团长顿时火冒三丈,找10旅旅长,旅长说,不是一个系统,他也没办法。两个团长都是陈赓的老部下,见旅长这么说,就越级去找陈赓了。陈赓听完事情原委后,哈哈大笑,说,太丢人了,不就几门大炮吗,这么没出息,送兄弟不就得了。笑完,陈赓严肃地对两名团长说,赶紧派人,把那几名骑在大炮上不下来的战士喊回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