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都知道哮喘也叫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 ,也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它的基本病因是由 遺傳和環境 共同引起的,遺傳只是內因,決定患者是否容易出現哮喘。

外源因素是指環境中的 病原性因素 ,比如 花粉、寵物、魚蝦海鮮、抗生素類藥物等 因素,以及 非病原性因素 ,比如 天氣變化、運動、空氣污染等 。有臨牀數據統計,天氣變化引發的哮喘約佔哮喘發病 總數的75% 甚至更多。所以相比其他因素,氣溫變化對於哮喘的影響更大一些。

天氣變化引起哮喘頻發的原因有三個,需要牢記

天氣變化只是常見的氣候交替過程,爲何對於哮喘卻有比其他因素更強的影響呢?這也是我們今日的知識點哦,大家要仔細閱讀。

第一是氣溫

降溫會刺激氣道引發哮喘。首先哮喘患者自身氣道因爲慢性炎症,對進入體內的氣流溫度非常敏感。當進入的氣流溫度突然降低時,氣道黏膜會受到刺激並將信號傳遞給該位置的 神經末梢 ,神經系統會指示器官收縮,引起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冷氣流還會引發 氣管痙攣 ,最終導致哮喘發作。

其次就是氣溫降低引發的其他呼吸道疾病,比如 感冒、鼻炎等 。當出現上述病症的時候,上呼吸道已經出現了炎症, 而哮喘患者的氣管會受到這類疾病的影響出現炎症 ,出現哮喘。

第二是溼度

溼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增加哮喘的可能。一般對哮喘患者來說,溼度控制在 30%~50%之間最合適 。當溼度過大時,哮喘患者氣道受到溼度刺激會收縮,增加氣道阻力。而非哮喘患者則不受影響。

同時長時間的高溼度環境會 滋生黴菌 ,其導致的感染也會引發哮喘。而溼度過低時,患者還會因 氣道黏膜乾燥 以及空氣中所含有的 粉塵、顆粒等物質增多 而引起哮喘發作。

第三是逆溫現象

氣溫驟降形成的逆溫現象,限制了地表的空氣流動。入秋後氣溫下降非常快,尤其是在冬天。這樣會形成 逆溫現象 ,上下空氣無法有效對流,而空氣中的粉塵顆粒等污染物以及病菌等就無法擴散出去。這也是爲何秋冬季哮喘發病率高於春夏階段的原因。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上述的三方面原因是共同存在的,所以預防的話要綜合考慮,並非只顧及一面就行。

如何預防哮喘發作?

日常注意經常打掃衛生,勤洗被褥,保持室內乾燥和清潔。平時可以用抽溼機和加溼器調節室內空氣溼度。

注意預防花粉,避免室內活動,避免在居室內養花。

避免有害氣體和冷幹空氣刺激,注意飲食,避免食用過鹹或過甜食物;避免可能誘發哮喘的食物如魚、蝦蟹、芝麻、牛奶、雞蛋等。

哮喘很難徹底治癒,重要的還是靠平時小心防範。積極清潔衣物及房間,出門戴口罩,遠離過敏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