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有關於螞蟻集團的消息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確實這次螞蟻集團猶如坐過山車一般,螞蟻集團首次公開招股將會融資到345億美元,而螞蟻集團的市值也將達到2.1萬億,這個消息曝出之後,迅速就成爲了一個熱議的話題,稱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上市活動。然而之後的峯迴路轉,螞蟻集團上市被摁下了暫停鍵,這種反差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阿里巴巴被“約談”並非個例

一時之間對於螞蟻集團此次的變動,阿里巴巴也被“約談”了,在11月2日的時候,包括馬雲在內的還有螞蟻集團的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被四大部門“約談”。也有人當起了福爾摩斯,開始推測各種的可能性,有人認爲馬雲在外灘上的大膽發言,有人認爲支付寶螞蟻借唄、螞蟻花唄太過招搖了等等,可以說什麼版本都有。既然是監管約談,那麼也意味着與監管是有着極大的聯繫。

在11月6日的時候,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以及稅務總局這三大部門共聯合了27家互聯網平臺,進行了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而這裏面有很多都是我們所熟悉的互聯網行業的巨頭,比如京東、唯品會、拼多多、百度、新浪微博,滴滴、蘇寧、阿里巴巴等等企業,這也說明了這次螞蟻集團這次被約談並不是針對性,這一次是全面的,是整個互聯網企業。那麼這次3部門聯合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裏面總共包含了7個點。

3部門聯合發行規範經濟秩序

1、不能夠濫用自身的優勢來阻撓商家的選擇,比如強行商家做出“二選一”,並且也不應該對於經營者增設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這是不可取的。

2、現在電商平臺特別的紅火,還有直播帶貨,爲了能夠吸引眼球,往往一些商家都會做出一番策略,比如在直播增加虛增流量。那麼在電商平臺上,通過“刷單”“刷屏”等行爲來打造出一個熱銷的產品,店鋪,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3、大數據殺熟。如今大數據這個詞非常的流行,我們的一些個人信息在不知不覺中被透露出來,我們在逛電商平臺會發現,一般我們關注什麼就會一直有這些商品推送上來。這就是依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所進行的“隱形”不正當競爭行爲。

4、虛假打折行爲的管控。爲了能夠吸引消費者,那麼虛假打折也是常見的套路之一,看似打折力度挺大,殊不知價格早已經悄悄被抬上去了。

5、電商平臺應該注重個人信息泄露和濫用,避免電信欺詐的隱患。網購已經成爲了很多人購物的首選項,那麼在購物的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一些我們的個人信息,比方說地址,電話,名字等等。而如果這些信息泄露出去,有可能會給我們造成困擾。

6、七天無理由退貨再次提上日程,不僅如此產品也應該有“三包”,以此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侵犯。

7、完善投訴舉報處理和反饋機制。這也是爲了更好的規範各大電商平臺,這樣一來才能夠正視一些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以上這7大行爲這次都被三大部門所提及,從這7大點中也可以看出這次監管的全面性,這些行爲在監管之後將會得到有效改善,這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寫在最後

可以說這次對於互聯網平臺的監管力度升級了不少,更加的規範性、全面性,雖然之前也有出臺相關的整改措施,很顯然這次是見真章的。對於這一天還是來了,很多人並沒有感到意外,如今網絡平臺已經迅速崛起,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那麼就需要這些監管部門來進行制約,唯有如此才能夠創造一個更好的互聯網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