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內豬肉價格不斷上漲,批發價一度上漲至每公斤50元左右。不過,隨着各地擴大產能,近兩個月,豬肉價格終於開始下降。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豬肉平均價格已經降到39.34元每公斤,比上月初下降了5元左右。那麼,豬肉的零售價格目前如何呢?老百姓餐桌上的豬肉是否有保障?

近日,記者在市區海吉星農貿市場看到,儘管已過銷售高峯期,但豬肉攤前的顧客依然不少。商戶們表示,目前豬肉的批發價格,已經從2月中旬最高時的30多元/斤,降低到現在的20多元/斤,進貨的成本價格也降低了15%-20%。

農貿市場 豬肉批發商:前腿肉的話 就要25元(一斤),後腿肉屬於20到21元之間,骨頭那些就22元 因爲天氣涼了 ,那骨頭的話 (因爲)煲湯的人比較少一點,價格有所回落 ,目前排骨是處於30元這樣。

隨着批發價趨於穩定,價格回落也傳遞到了終端零售環節。 記者走訪了江北的一家市場瞭解到,目前豬肉的零售價格,基本跌至30元/斤,豬肉攤販的生意略有起色。

市場肉檔檔主 陳女士:這個排骨下午就32元 這個就25元,這個就23元 都差不多 基本上沒漲,(記者:銷量有沒說好賣?)好賣一點 便宜一點就好賣了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的豬肉月平均批發價格2月份最高,達到每公斤49.62元。隨着上半年豬肉價格的瘋漲,二師兄真的成了“飛天豬”,豬肉價格讓人直呼“肉疼”,不少市民表示已經很久沒買過豬肉了。

市民:以前就沒有買過,今天是特殊情況,家裏有病人就來買一點

餐飲店老闆 張先生:(漲價時)有些肉類我們就不賣了 太貴了,像比方炒個小炒 放多了 ,我們根本就賣不到錢的 ,所以我們賣得很少

據瞭解,今年以來,全國各地落實生豬生產恢復扶持政策,確保老百姓“菜籃子”豬肉價格穩定。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存欄量同比增長20.7%,已經恢復到正常年份的80%左右。進口豬肉也在增加,1至9月進口量爲328.6萬噸,同比增長132.2%,供貨量充足。價格方面,9月以來豬肉價格連續9周下降。目前豬價已經進入下行週期。

農貿市場 豬肉批發商姚女士:現在就是大企業 國產企業都復工復產,這個疫情(常態化) 復工復產之後 ,大家都開放了量 開放了量 ,那我們國家儲備的量也開放了,貨源充足 所以(價格)有所下降

業內人士預計,全國生豬價格將繼續震盪下跌到12月份。進入製作臘肉季節之後,豬肉消費需求將階段性增加,帶動豬價季節性反彈,但反彈空間有限。2021年,豬價將呈現前高後低走勢,高點將會出現在春節前,下半年將會逐漸接近常年價格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