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鹿脚山人

度娘告诉我:黄荆(学名:VitexnegundoL.)是马鞭草科、牡荆属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掌状复叶,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式,顶生,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绒毛;花萼片钟状,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子房近无毛。核果近球形,四至六月开花,七至十月结果。

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北达秦岭淮河。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非洲东部经马达加斯加、亚洲东南部及南美洲的玻利维亚也有分布。

其茎皮可造纸及制人造棉;茎叶治久痢;种子为清凉性镇静、镇痛药;根可以驱烧虫;花和枝叶可提取芳香油……

在我们家乡田坡地头,黄荆到处都是,野生疯长,称之为树似乎有些夸大其形象了。由于它没刺,不扎手,是人们比较喜欢的“灶楔”,也许是在它没有成材就成柴的缘故,从来没见过可谓之“树”的黄荆。以树起兴,这难称为树的树又会牵引出怎样的故事来呢?

对于黄荆的这些医用价值我不是很清楚,对它的茎干的皮实却是童年时期领教过的。有谚云:“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黄荆树条从小灭。”(灭,方言,有管教、调教之意),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孩子算是从小被“灭”出来的吧。

二零一九年夏初四月,应正是黄荆的紫色花蕊在我们童年时期上学小路旁一簇簇开放的时候,方同学联系上了远在广东的郭同学,我们三人立刻建群,开聊。

我,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工程师,一个勤劳的泥瓦匠;方同学,一直在教育行业执教的名师,一个光荣的教书匠;郭同学,何许人也?在我们一起读初中时,他就在鼓捣发明创造,当时概念阶段的太阳能灶刚出来,他便想发明一个太阳跟踪仪,让阳光吸收锅罩像向日葵一样能自动跟踪太阳。

虽然最后不知何故没有做成实物,但仅凭初中之学、学以致用的设计原理就让我折服。后来轻松考上大学,毕业分配一个很好的工作,再后来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毅然决然下海,辞掉安稳的工作,南下并定居广州,搞芯片研发,一个以梦想为职业的人。

久阙音讯的同学、挚友,似有聊不完的话题。聊过往,聊近况,也聊未来:老何所为?老何所依?老何所乐?毕竟现在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萌生了回归发轫之地的想法。

郭同学说:我们合伙买点设备,酿酒,能卖多少是多少,卖不完的自己喝,可好?

我们回答:不好,问题多多,麻烦多多!

郭同学又说:我们合伙买点设备,榨油,能卖多少是多少,卖不完的自己吃,可好?

我们又回答:不好,问题多多,麻烦多多!

过了几天,郭同学再说:搞一颗芯片玩玩,可好?

这下来劲了,一拍即合。

芯片,其实不是我们平头百姓该做的,毕竟我们首先需要解决吃饭的问题,仅设计所花的时间都足以把人耗得够呛;然后打样又需要不少时间和资金,如果不成功,所有投入都付流水了;正式投产又得不少时间和资金,如果销售情况不好,所有投入又都付流水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做了,这就是信任,这就是信仰,也算是老来的一次任性追求吧!

说干就干。

二零一九年四月十五日,我们准备做芯片的试验板出来,郭同学一个业内的朋友黄总对我们的芯片也很感兴趣,参与进来;方同学由于还在教学任上,不能分散精力,就请儿子加入,代为打理,我们组团完成。

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根据ASIC前端逻辑描述语言和工艺库,开始集成电路版图绘制、提交用于芯片生产的GDS文件的工作。二零一九年五月四日,芯片模拟器在电脑上模拟芯片设计文件运行测试,模拟测试成功。

二零一九年五月九日,由于资源不够,多加了一个大芯片实测,实测成功。二零一九年五月十六日,重新焊线试验,试验成功。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测试卡带基本上已经做好了。

广州郭同学处捷报频传,武汉的方同学和我唯余高兴!是夜,开怀畅饮,并与远在广州的郭同学举杯遥祝!方同学诗兴大发,李白诗句脱口而出: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我酩酊中也诌上一句:莫道黄忠老,能开万石弓。

技术上的事我们帮不上忙,只能做些外围的配合工作。为了今后正常、规范、持久地运营,我们商量成立一个公司。首先是起名,商讨多个最后确定为“考晶”,穷理以“考”,点石成“晶”,为芯片研发之意。其次是选址,异口同声,注册黄陂。

试想,假如是酿酒、榨油,选址黄陂,都是很自然而然的事,而一个科技公司,不选址北上广深,也该选武汉中心城区或光谷呀,可我们选择了离根最近的地方。呵呵,也许这就是初心,这就是反哺,这就是潜意识的情感的流露。黄陂考晶,黄荆,这是一个无意却十分有趣的谐音哏吗?

二零一九年八月十六日,武汉市考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功。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十六日,我们的第一批晶圆投单光刻。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十七日,我们的第一批晶圆投单光刻完成。

二零二零年八月三十日,我们的第一批芯片封装完成。从研发到封装仅一年多时间,其间经历代工伙伴选择的小困扰和严重新冠疫情的妨碍,最终顺利取得阶段胜利。闻喜讯感谢之余,我感而有吟:半百虚华半辈沧,四钱薄识四时忙。臭吾皮匠充诸葛,莫笑江郎似沈郎。

我们的第一款芯片KJ01封装两个版本KJ01A、KJ01B。KJ01A为48脚,国内销售,KJ01B为64脚,可供国外市场。且容我将成品推介一下:

考晶的第一款芯片KJ01由对码单元(CIC)和改版的MMC3组成。对码只是按时发送要求的数据,保证不会自动关机,占用整个芯片2/3的资源,MMC3部分采用成熟的稳定性好的FPGA版本。本芯片采用flash+6264+MMC3+29LV040,的结构,最终卡带只使用一片flash作为只读存贮器(ROM),图像数据也存放在这片flash中,进入游戏前传送到图像缓存(VSRAM)中;MMC3内核支持的程序容量,扩充到4096*8(32MByte),图像缓存容量扩充到512K*8(4Mbit),支持从最小16K到最大容量的所有标准MMC3游戏,同时也能支持由于变换语言,导致游戏程序或者图像容量扩大了的游戏;增加两个图像切割寄存器,使每个图像切割寄存器最小可以分割1K图像数据,以便兼容不属于MMC3的游戏;MMC3的定时器对游戏程序有特殊的要求,不属于MMC3类型的游戏可能不会满足定时器的工作条件,因此增加一个通用功能的定时器,以便兼容MMC3不支持的游戏;把转轴(mirror)控制器扩充到两位,使画面的移动方式具备4种状态:横向移动、纵向移动、固定表0和固定表1,以便兼容MMC3不支持的游戏;对主机的一些敏感信号进行优化,以解决挑flash或者SRAM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对游戏机的兼容性,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这些优化措施非常有效,FPGA版本的方案,不挑配件和主机;芯片直接5V供电,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兼容3.3V,同时提供3.3V电源给flash和SRAM等元件供电;芯片可以支持自己设计的烧录工具,可以随时烧录不同的成品卡带数据;芯片预留两套加密方案,以备需要时,通过修改封装实现加密。

我这些描述是否很有专业范?你不懂无妨跳过,其实我也不懂,我总是跳过郭同学的这般解释,直接提问。

问:我们的芯片功能与一般智能安防芯片谁强?

答:我们芯片要在上面推演游戏,智能安防芯片只在上面实现几个简单功能。

问:我们的芯片在同类芯片中水平怎样?

答:各方面的性能其实超过了目前市面上的芯片。

问:芯片该怎样保持竞争力?

答: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我以前的一颗芯片就干掉过一颗M国芯片。

一直低调的人只在谈及此事时流露出少有的霸气。他的霸气就是我们的底气。

再形象地介绍一下吧:

知道黄荆籽吗?直径1.5至2毫米,我们的芯片KJ01比黄荆籽还小,尺寸约1.4x1.4平方毫米,上面叠加12层电路,纳米级的电子线路把功能元件连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设备空间,从设备空间四周留出若干条线脚,连接外部电路。每颗芯片像蚕籽,光刻到6英寸晶圆上,每片晶圆可集成一万颗芯片左右,每颗芯片切割出来、引出线脚、封装尺寸约5x5平方毫米,包含焊接线脚尺寸约7x7平方毫米,封装尺寸主要取决于线脚的多少,我们芯片是属于线脚比较多的。

芯片、百姓、农村、黄荆,把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似乎有些牵强,其实细想也不违和:

芯片,看似高大上,难以驾驭,却是低调谦逊的郭同学一生的爱好和追求,驾轻就熟。我们首战告捷,而且是顺利、快速地告捷。可以保持低调,不必妄自菲薄。

对于我等百姓,芯片就好比是米酒,是香油,是我们凝聚情谊、显示能力,表达追求的载体而已。它并不神秘,而是很亲近的。

农村,几千年种桑、种麻、种瓜、种豆、种稻、种麦,农村与科技似乎总隔着鸿沟。现在,这种鸿沟在慢慢填平,前些时有幸见闻了胡兴咀智能农业,完全抹去了脑中农村、农业与落后、贫穷的连接。原来可以有这样"种"的方式。

可否更开大点脑洞,更换一下"种"的种子?新农村,"种"芯片。在黄陂地界搞芯片研发的,考晶可能是第一个。有一就有二有三。我在农村“种”芯片!未尝不可。鸡鸣桑梓,犬吠菊篱,旭日东升,炊烟乍起,泡一杯自产的绿茶,开始研发下一颗芯片。郭同学的“小作坊”就这么惬意。

黄荆,有人言:千年锯不得板,万年架不得桥。锯板、架桥并不是成材的唯一标准,有用即是成材,且不说黄荆全身是宝,就说童年时作为惩诫我们向好向善的鞭笞和老来扶我们稳步前行的杖藜,就堪为有用之材了。

多年的黄荆树虬根曲绕,是盆景爱好者的厚宠;苍干劲朗,质量轻,质地硬,韧性好,常用以做拐杖,韵味古拙。我曾有小诗题写道:樵人野旷伐柴薪,无意荒山拾宝珍。偶得邓林闲弃杖,难追梅驿远行春。试将砥砺三秋瘿,且待搀扶半老身。苦厄怡然能自乐,厥躯随化是斯民。

现在,有高大上的考晶芯片做我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黄荆拐,幸甚!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作者鹿脚山人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鹿脚山人,黄陂人氏。有些庸俗,本一介草民;绝不市侩,算半个书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