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科技創新的基地,在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中不斷提供能量。高校所在城市也爲高校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支撐。

11月9日,爲探索城市與高校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實現城市國際化和大學國際化,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2020中國首屆中國城市與高校發展論壇”在長沙召開,論壇以“共生,共興,共榮”爲主題,以“城市與高校: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爲主線展開研討。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成升魁理事長表示,城市與高校應該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關係。城市滋養着高校,爲高校提供生存環境和生長養分,而高校又能反哺於城市,尤其在城市發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通過培養人才、技術研發、科技轉化、文化輸出,爲城市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以及全方位的科研支撐。

成升魁提到了劍橋大學城,劍橋大學沒有圍牆,生活社區與學院均勻分佈於城鎮內部,在長達800年的時間裏,劍橋大學與城鎮已經不分彼此、水乳交融。而現在湖南長沙也在全力推進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的建設,目前已卓有成效。

“時至今日,高校與城市的良性互動使兩者成爲一個休慼相關的命運共同體,這已然成爲一種世界性共識。”成升魁表示,在社會發展的新階段,希望通過城市與高校的協同發展,實現共生共興共榮,讓社會更和諧,讓生活更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