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每日新聞與分析》網站披露,上月22日,巴基斯坦方面派遣一個代表團訪問中國,與中國簽訂合同,緊急採購首批共30架殲10C戰鬥機,合同還確定未來殲10C的購買總量大約爲50架左右,同時採購對應數量的各類型導彈。

這一消息目前並未得到官方的證實,但按照巴基斯坦目前的空軍裝備情況以及其所面對的國際軍火市場,採購殲10C是最適合,甚至是唯一適合巴基斯坦戰機更新換代的選擇。因此,本期,我們就來談一談"殲10C戰機爲什麼適合巴基斯坦",歡迎大家積極探討。

爲什麼我們認爲殲10C是最適合巴基斯坦的選擇?

首先,殲10C滿足了巴基斯坦先進戰機需求的緊迫性。就在11月4日,第二批3架法國製造的"陣風""戰鬥機飛抵印度。加上此前已經到貨的5架"陣風",印度空軍目前已經擁有了8架陣風戰鬥機。按目前的到貨速度,預計印度空軍每兩到三個月就會接收三架到四架的"陣風"戰機。然而,巴基斯坦目前並沒有一款戰機可以對抗"陣風",因此巴方對於先進戰機的需求非常急迫。而放眼世界,只有中國能夠短時間內提供足夠數量的先進戰機。

第2, 殲10C足夠先進,可以幫助巴基斯坦對抗印度"陣風"戰機。殲10C與陣風同屬於"三代半"戰機。兩者配備有AESA雷達;最大速度接近且殲10C略優於陣風;兩者氣動佈局類似,都是鴨翼佈局;殲10C相比於陣風的劣勢在於,殲10C在設計之初主要用於本土防空,而陣風是多用途戰機,因此在航程、載彈量以及多用途方面殲10C顯得遜色一些。但陣風的劣勢也很明顯,它的窄小的雷達罩使得其對雷達陣列有很大限制,使得其在制空作戰方面落後於殲10C。由於巴基斯坦方面購入先進戰機的首要目的也是爲了本土防空,因此,殲10C完全可以滿足巴方的需求。

第3, 殲10C可以更快更好的融入巴基斯坦的空軍作戰體系,從而迅速形成戰鬥力。我們都知道,現代空戰不是戰機與戰機之間"一對一"的單挑,而是在"空中預警機"、"地面雷達""指揮鏈"等組成的系統下進行作戰。因此,戰機的引進需要一段時間與各個系統之間的磨合才能形成戰鬥力。我們先看印度,陣風的數據鏈是和北約體系兼容的,而印度目前的預警系統無法與之兼容,在空中預警機方面,印度購買了俄羅斯的A50,很難想象北約系統的陣風能夠與俄羅斯的A50形成有效配合,印度唯一的指望,就只剩下從瑞典購買的"愛立眼",因此,印度的陣風形成戰鬥力尚需時日,且即便形成戰鬥力,戰力能有幾何都是不確定的。

而巴基斯坦空軍一直裝備有我國國產的戰鬥機以及預警機,購入的殲10C幾乎不需要時間就能與巴基斯坦的作戰系統對接。再者,殲10系列誕生以來,巴基斯坦方面早已派遣人員前來觀摩學習,甚至親自駕駛。因此,他們有直接的使用經驗,因此,會比印度更快的形成戰鬥力。

第四,從國際軍火市場來看,巴基斯坦要想獲得第四代戰鬥機是不可能的,既沒有國家出售,價格也是巴基斯坦無法負擔的。退而追求三代半戰機,陣風、颱風、蘇35、F16v等型號,也不是巴基斯坦能夠輕易得到的,即使勉強得到,代價也是高昂的。而相比較而言,殲10C不僅價格合適,後期使用、維護都有保障,因此,這也是巴基斯坦方面唯一可以得到三代半戰機的渠道。

因此,我們認爲,殲10C是最適合巴基斯坦的先進戰機,尤其是在對抗和壓制印度陣風方面。

站在殲10系列戰機升級角度上看,我認爲殲10C也要積極出口,只有直面陣風,才能獲得一線的戰場使用經驗,從而改進與完善殲10系列,形成新的升級改進型號。殲10C是否會很快落戶巴基斯坦,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