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跟人的名氣有直接的關係,它如果不是名人名作,那這一張作品就幾乎是可以被忽略不計的。什麼意思?

劉洪彪解釋形容在這如今的書法市場之中,如果一張作品不是出自名人之手,那這一張作品幾乎算是要被很多同類所噴,甚至連拿出手的機會都沒有。

一旦不是名人書法作品,那就等於是沒有了市場,這也是爲什麼如今的圈子裏有一個非常怪的現象,那就是有一點名氣的畫家喜歡給自己貼金,喜歡扎堆聊書法。

因爲這中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同行與圈裏的人都心知肚明,誰也不點破這一層關係戶的存在,但這一張關係戶也不允許外人進入自己的交流圈子裏。只有當你的書法有了名氣,就等於有了上船的這一張票。

另外拋開這一層關鍵的原因之外,其次才退到書法作品上面聊藝術性,聊書法留給大家的傳統意識,纔會聊書法的樂趣與交流的本質東西。

劉洪彪還舉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例子,不光是如今的書法界是這樣子的亂象,就連繪畫界也是如此,都是通用這一個壞規矩。

比如張大千的作品,大家聊敦煌壁畫類的古畫,首先大家認可的就是張大千筆下的作品。其實不止有張大千的國畫作品厲害,其他不知名的畫家筆下的仕女圖可能比他畫得還要好,但大家和市場只認張大千的作品。

回過頭拿張大千的作品與同時期古人的繪畫相比,你會發現張大千的作品也不過如此,僅僅只是因爲他的名氣大而已。

所以說畫與繪畫者的名氣有直接的關係,如今拿出張大千的任何一張敦煌主題繪畫作品,哪一張不是破千萬級別的繪畫。但如果換一個作者的敦煌繪畫來試試,估計就值個幾萬元而已,這還是比較可觀的情況之下。

要說畫有區別嗎?從繪畫的元素與時代背景來聊,幾乎是沒有區別的,都是老畫。但幾千萬的區別就是在於名人這一個效應上面,所以劉洪彪一再強調,那一些玩草書與歐楷的學生們,不要放棄自己對於書法的熱愛。

如今的市場亂象叢生,真正懂書法,認真學習書法,慢慢研究書法的人大家一起交流就行了。總之不要被市場之中的亂象,還有所謂的圈子裏的交流所迷惑。

堅持自己的書法夢,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做下去,不要太過於功利性,有朝一日你的書法也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