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老爺子是個大學三年級輟學參軍的老兵,因爲那個年代家庭條件太困難了,然後從普通戰士幹起,逐漸成爲班長、連隊文書、軍事法院書記員和軍區情報部的參謀,這就是從士兵到士官再到軍官的一個過程,當年那叫“提幹”。但是大家要注意,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也就是我軍取消軍銜制的那個年代。

爲什麼呢?因爲士官和軍官是軍隊中涇渭分明的兩個階級(不是你理解的那倆字),士官是老兵或稱“職業士兵”,前些年叫過“志願兵”,用以區分服滿兵役就退伍的義務兵,但它終歸還是士兵。在1955年大授銜之前以及戰爭年代,我軍尚無“士官”這一級軍階,只分爲幹部和戰士兩大類,戰士作戰勇敢或者表現突出就可以提幹,直接從士兵晉升軍官,因爲那是軍隊沒有實現正規化的年代。

但當時已經實施軍銜制的蔣軍和日軍,都是有士兵、士官和軍官之嚴格區分的,蔣軍中的“士官”都是老兵油子或者技術士兵,選拔的方式要麼是“長官”直接提拔,要麼是選送到各軍、師的教導隊培訓出來,比如粟裕將軍畢業於北伐軍第24師教導隊,其實那就是培訓士官的單位。那麼從士官直接到軍官有可能嗎?有,蔣軍高級別的司令部或者高級將領,都有權直接提升士官爲低級軍官。

這也就說明蔣軍在解放前也是不怎麼正規的,軍制和軍銜體系較爲混亂,但是侵華日軍就相對正規得多。日軍的小隊長一般爲少尉軍官,而軍曹、曹長和伍長爲三級士官,另外還有準尉一階,但是准尉以下士官最多可以擔任小隊副、分隊長等職務,正常情況下永遠不可以擔任小隊長以上職務,那是軍官專屬。

如果在戰鬥期間小隊長掛了,准尉或者軍曹可以臨時代理小隊長,但是戰鬥結束後,就會有新的少尉軍官來接任小隊長,而不是在准尉或者其他三級士官裏面晉升。這是因爲日軍有比較完善的士官和軍官教育體系,屬於嚴格執行階級標準和體系的正規軍隊。日軍士官爲選任,聯隊長以上軍官有權提拔士兵爲士官,蔣軍應該也差不許多。

(影視劇中的士官)

那麼士官和軍官的主要區別在哪裏呢?是軍事養成教育的不同!軍官必須是“軍官學校”的畢業生,比如早年的保定軍校或者黃埔軍校(雖然不太達標),軍官接受的是軍事指揮的系統教育,跟士官的學習方向、學習內容是完全不同的。士官則一般是部隊中的戰鬥骨幹、技術骨幹,但是他們在沒有經過軍官養成教育的情況下,是不可以帶兵的,因爲他們缺乏軍事指揮的知識、能力和經驗。

我軍實現正規化以後,在1955年授銜時將士官分爲四檔,即准尉、上士、中士和下士,而在1988年恢復軍銜制度以後則分爲軍士長、專業軍士、上士、中士和下士五檔,也就是取消了容易混淆的“准尉”軍銜設置。爲什麼取消准尉呢?因爲在一般人看來,既然是“尉”那麼也應該是軍官,其實謬也,瞭解二戰歷史的軍迷都清楚,准尉都是士官的最高一檔,而並非軍官。軍官的最低一級在大多數國家都是“少尉”,它跟准尉有本質的區別。

1998年軍隊的軍銜體系調整後,士官軍銜重新設定爲三檔六級,初級士官:一級士官、二級士官;中級士官:三級士官、四級士官;高級士官:五級士官、六級士官。而到了2009年,我軍又推出《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士官軍銜從原先六級士官體系調整爲七個銜級。

這也就是沿襲到現在仍然使用的部隊士官體系,分爲初級士官、中級士官、高級士官三個等級,其中初級士官爲:下士、中士; 中級士官爲:上士、四級軍士長; 高級士官爲: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比如現在部隊中的“一級軍士長”鳳毛麟角,幾乎是軍隊的寶貝,但他仍然不是軍官。

我軍如此重視士官隊伍建設,因爲士官羣體確實是軍隊中的骨幹力量,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所謂承上,是要對軍官負責,接受訓練或者技術任務;所謂啓下,是要直接面對普通義務兵們,負責日常管理和日常訓練 ,他們當中的佼佼者,可以有“兵頭”或者“兵王”的稱謂,但是不能超越階級屬性。

既然正規化了,士兵就不可以再隨隨便編提拔爲士官,士官也不可以直接晉升爲軍官,比如早年間士官可以由一定級別的指揮機關直接選拔,經過考察和評審可以繼續留在部隊裏工作,也就是由義務兵轉爲志願兵,而現在都有專門的“士官學校”來培養。至於士官如想成爲軍官,則只有投考軍校一條出路,畢業後纔是少尉或者中尉軍官。

而直接“提幹”的情況現在卡得很嚴,原因很簡單,在和平時期沒有戰爭考驗的情況下,如果是士官隨便就可以選升爲軍官,難免出現任人爲親和暗箱操作的情況,不利於部隊建設。印象中非軍事類本科大學生在參軍入伍後,可以有這個機會,那也必須是在部隊中經過鍛鍊和有一定成績之後,其他都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了。

總體而言,士官確實有機會成爲軍官,但條件限於部隊沒有形成正規化之前或特殊情況下,而在正規化建設中,跨越這兩個軍階之間的界限是非常困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