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较量中取得胜利,印度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据报道,印度更换了边境地区的部队主帅。但是面对边境的重重难题,这位新上任的军官并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案,所以印度边境御寒物资短缺的难题依旧没有解决,而士兵在面对较量时也自然没有很大的积极性。

喜马拉雅山下杀声阵阵,印度士兵开始服软

与印度士气低迷相比,不远处的喜马拉雅山脚下却是士气满满,杀声阵阵,这些士兵一个个热血沸腾,其磅礴的气势即便是隔很远,也能感受到。

面对这个场景,印度很多士兵都开始服软。事实上,困扰印度士兵的主要难题就是御寒物资短缺。天气已经足够寒冷,印度却迟迟未给边境士兵提供充足的物资,这对于士兵来说,是很打击积极性的行为。而且,令印度士兵更加心寒的是,对方军队装备精良,顿顿都能吃上热菜热饭,如此大的差别让印度士兵失去打仗的积极性,其对于印度政府非常失望,称自己或许只是莫迪政府和军方高层的一枚棋子,而且很容易被抛弃。如此想法使边境部队士气非常低迷,士兵们连生存都很难被保证,更不用说贡献战斗力了。

被部署在边境地区的部队就是印度一直“引以为傲”的精锐部队——山地部队。印度的山地部队非常多,其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人数多达20万人,这与现代化战争中“兵贵精不贵多”的理念是非常不符的,而且,印度的山地部队只装备了AK-47、FAL等轻型步枪和RPG、迫击炮等轻型火炮,这很难在战争中贡献足够大的战斗力。虽然印度曾宣称自己在边境地区部署了非常多的重火炮、坦克,但这些“大家伙”只能部署在高原地区相对靠后的位置,很难在实战中贡献战斗力。这也意味着印度的火力明显不足,如果遇到火力非常猛的对手,那么印度将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活靶子”。

印度部队存在问题,仗还没打就输了

印度部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宗教问题,种姓制度导致部队内的士兵团结性弱,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割裂。其次,印度是由多个民族和部落组合而成,势必会存在语言问题,这对于部队的稳定性是极其不利的,士兵之间的沟通非常难,常常发生作战命令没有传达到的情况。

当然,印度边境部队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装备,在极寒天气下,士兵们很难生存,如果没有防寒物资,那么这些士兵将面临非常艰难的处境,很有可能还没打仗就已经输了。不过,据报道,印度好像找到了一个“救世主”。

这个“救世主”就是美国,美国罕见地向印度打开自己仓库,为印度提供众多美式防寒物资,而且,为了确保送达到边境,美国或将亲自派兵运送。印度宣称自己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除此,印度还会和美国达成F-15EX四代半重型战机的交易,这将使印度军事实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但印度光顾着高兴,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美国的帮助并不是单纯的,其只是借印度来帮助自己重返亚太,印度只是一枚棋子罢了。印度应该明白,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靠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