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部戰區陸軍第78集團軍官微北疆衛士號發佈了一張坦克動力傳動包整體吊裝的照片。

說起坦克的動力包整體吊裝技術,筆者曾採訪過我國的著名坦克設計師方慰先,老先生對這一點是感慨萬千,因爲他自己在外貿坦克的競爭中親自觀看了外國的這種先進技術,看到後才明白,原來坦克的動力系統可以這樣設計,要知道當時我們的坦克根本就沒有這種模塊化的設計思想,發動機、傳動系統都是獨立的部件,戰損後修理是非常耗時耗力的一件事情,動不動就是好幾個小時,而有了整體吊裝技術,戰場上直接將損壞的動力艙吊走,換上新的就可以了,省時省力。

那麼,這張坦克動力包整體吊裝的照片,是我國的哪型坦克呢?這就得從陸軍第78集團軍裝備的坦克說起。

陸軍第78集團軍有多個重型旅,其中一個重型旅在2018年參加了俄羅斯舉辦的“東方-2018”演習,參演裝備是86式步兵戰車和99二期改主戰坦克。這支部隊雖然裝備不算太好,但是來頭可不小,其前身是瀋陽軍區第16集團軍某機步旅,參與了“跨越-2014朱日和D”演習,而且就是那個曾打贏藍軍旅的紅軍部隊。不過當時藍軍的指揮還不是滿廣志。

還有一個重型旅充當藍軍旅。據CCTV7軍事報道2018年9月11日報道,該藍軍旅與79集團軍某旅進行了一次紅藍對抗演練,對抗演習中藍軍旅使用了99式二期主戰坦克和04A型步戰車,其塗裝和編號與美軍裝甲戰鬥旅極爲相似,可能是直接模擬美軍裝甲旅,作爲磨刀石,磨練北部戰區的合成旅們。

注意,該旅使用了HC-44這樣的編號以及獨特的沙漠塗裝,和我軍的三位數或者四位數編號不一樣,可以說直接使用了美式的編號,其意欲何爲一看便知。78集團軍作爲北方地區的王牌部隊,一直以來他們是我國陸軍離美式裝甲旅直線距離最近的部隊之一,建立一支模擬美系軍隊的藍軍很容易也十分必要。

再回到文章開頭陸軍第78集團軍官微公佈的這張圖片,注意箭頭所指的地方,一個是發動機排氣口位於車體側面,與正在吊裝中的整體動力傳動包上箭頭所指的排氣口相吻合;另一個是炮塔上的激光壓制儀。這款坦克就是我軍最先進的99A主戰坦克,這說明第78集團軍又裝備了99A主戰坦克了。

也許有人會問,如何確認這是一輛99A主戰坦克整體吊裝動力傳動包的高清照呢?

相信很多人對99系列的坦克分不清,這裏不妨通過圖片對比的方式簡單加以區別。

99系列坦克共發展了四種型號,分別是原型車(9910),99一期改,99二期改,99三期改(99A)。

99式原型車在1999年的國慶50週年閱兵儀式上首次公開亮相,其典型特徵就是車體正面那個V形防浪板,記住這個最大特徵就夠了。另外,就是全車無附加裝甲。

後來裝備部隊的則被稱爲99一期改,車體正面用爆炸反應裝甲覆蓋,已經看不到V形防浪板了,炮塔頂部有個圓形的“天靈蓋”,與99式原型車的炮塔形狀很相似。不過,99一期改典型的外形特徵就是炮塔頂部增加了激光壓制儀。

99二期改在2009年國慶60週年閱兵儀式上首次公開亮相,其與99一期改的外觀差異很小,主要的區別是焊接炮塔是重新設計的,已經沒有圓弧形的“天靈蓋”了。車體正面用的爆炸反應裝甲也是有區別的,爆反明顯有一個臺階,而99一期改沒有。

99A式在2015年抗戰勝利70週年上公開亮相,其內部改動很大,比如換裝了1500馬力的新動力包,車體有所縮短;採用方向盤操縱,駕駛舒適性直上一個臺階;採用上反式火控系統,炮長鏡更高更大。另外,99A上標配了炮口基準補償裝置和炮口測速雷達。

但是99A安裝的是改進型激光壓制儀,其外觀與99一期改、99二期改的大不一樣。所以,文章開頭那張圖片,僅從激光壓制儀的外觀就能看出,它是99A。

99A相比前期的型號,還有一個大的改動,那就是採用整體式動力包,維修時間大大縮短,只需要半個小時就能完成動力包更換。這要是在戰時,意義可大了,簡化後勤,便於在戰時進行快速維修保養和及時恢復戰鬥力。

其實,關於99A採用整體式動力包的相關報道,早在2014年的“和平使命-2014”軍演中就有了,文章開頭的視頻就是那個時候公開報道的。視頻中有不少99A動力艙及整體吊裝的畫面,要注意視頻畫面中出現的還有其他型號的坦克,感興趣的可以仔細觀看,加以區別。

另外,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還曾展出過外貿型VT-4主戰坦克的動力包,當時筆者從不同角度拍攝了高清照,感興趣的可以將上面的兩張VT-4坦克動力包高清照與文章開頭的那張99A動力包高清照對比看。

除了99A主戰坦克整體吊裝動力傳動包的高清照之外,陸軍第78集團軍官微還同時公佈了一張履帶式底盤的紅箭-10反坦克導彈發射的圖片。

根據解放軍報10月13日的報道,前不久,陸軍第78集團軍某旅將列裝僅半年的新型車載反坦克導彈(指的就是紅箭-10)拉到渤海灣畔,執行首次實彈演練任務,打出6發全中的好成績。

99A主戰坦克+04A步兵戰車+紅箭-10反坦克導彈,已經成爲我軍重型旅的標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