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特斯拉上海工廠明年產能擴到 55萬輛”的消息,在新能源車市引發地震。

多個媒體報道稱,特斯拉計劃在 2021年在上海Gigafactory生產55萬輛汽車,包括30萬輛Model 3汽車和25萬輛Model Y汽車。

目前看來,特斯拉產能的提升速度非常快。今年前 9月,上海工廠生產Model3共計8.5萬輛;不過二期工廠預計今年年底達產,屆時上海工廠的年產能將可達 50萬輛。

最新數據顯示, 10月份特斯拉在中國售車12143 輛,小鵬汽車10月份總交付量爲3040輛,同比增長229%,蔚來10月份共交付5055輛,同比增長100.1%,首次突破5000輛。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輛,連續三個月刷新單月交付量紀錄。

可以看出,特斯拉一個月的銷量基本抵得上三家國內新造車企的總和。目前大家的力量懸殊非常大。

根據特斯拉的財報,上海工廠 Model3生產線的生產成本(單位產能的資本支出)相比美國工廠降低了近65%,這是國產Model 3能夠不斷降價的原因,也是未來將會繼續降價的基礎。

可能蔚來汽車認爲該品牌用戶羣體略高於特斯拉,但實際上,降價並沒有令大家覺得特斯拉掉價了,反而大大提高了特斯拉產品的競爭力。

當特斯拉產能大幅提高,就意味着生產成本進一步攤薄。據媒體不完全統計,特斯拉幾款車型入華以來,在中國市場的價格調整接近 60次。以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爲例,自上市以來,該版本價格下探了近8萬元。目前補貼後售價調整爲 24.99萬元。而因此無論是普通消費者還是車界人士,都認爲特斯拉還會繼續降價。

特斯拉瘋狂搶市場,影響最大的是誰呢?當然是蔚來、理想、小鵬等新造汽車實力啦。從趨勢來看,特斯拉車型肯定會不斷降價,以提升份額、打壓競品。

特斯拉產能大幅提高,一方面是有出口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會繼續搶佔國內市場。剛剛站穩腳跟的新造車企們會如何應對呢?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