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樹要多施肥料,那棵樹的周圍要挖條溝排水……”春天伊始,萬象更新。當前正是古樹養護的好時機,近日市園林管理處攜手市林業指導站,對我市部分古樹名木進行會診、養護,確保古樹名木健康生長。

古樹名木是活的文物,同時也是大自然賦予雉水古城的珍貴資源。它們遍佈城鄉,不僅樹齡古老,折射着如皋的悠久歷史,而且每一棵古樹背後都有耐讀的故事。

古長江歷史的見證樹

九華鎮原趙園小學校園內,有一棵1300年的古銀杏,高30多米,向西北裸露生長的樹根長達90多米。古樹的南邊和東邊是河道,西邊和北邊是校園操場,樹根只向北伸展,究其原因,據說該樹生長的地點是古長江的北岸。  古樹由於南部得到充足的水源,北部有堅固的強大根系,樹勢一直處於健康狀態,歷經1300年的風雨滄桑,見證了長江的變遷,顯示其長壽樹堅毅挺拔的剛強氣度,被當地居民譽爲保平安、避災禍的神樹。  據當地百姓介紹,該樹所在地原爲趙園大廟,爲廟中老和尚所栽。附近出了個姓趙的名人,曾任常熟知縣,與南通張謇有故交,兩人友情深厚,張謇贈與匾額,題詞爲“山鳥山花吾友于舍南舍北皆春水”,傳爲佳話。此外,關於趙員外(知縣)“銀杏樹上掛金酒壺”的傳說流傳甚廣。如皋銀杏王

搬經鎮盧莊村有一棵古銀杏樹,樹齡1500餘年,爲我市現存古銀杏中最長者。其根部向上2米左右周圍呈4條縱向槽溝,似同一母體上的四胞胎合在一起。根系向四方伸展,能見到粗根的地面直徑約150米,樹冠佔地一畝左右。樹幹呈大型龜裂狀。從遠處看,古樹像撐天大傘覆蓋着地面;從近看,主幹、枝幹分散彎曲,像一把利劍直插天空。2009年,如皋市人民政府出資爲此最古老的樹安裝了避雷針。千年老槐樹

搬經鎮加力村有一棵古國槐,樹齡1200年左右,爲唐朝貞觀年間所植。槐樹樹態古老、奇特。加力爲古地名,據說南宋岳飛抗金,宋軍在此屯紮休整,看到神奇的古槐樹之後,嶽元帥與宋軍爲此一振,興奮不已,渾身添勁,追趕金兀朮打了勝仗,因此地名改稱加力。又說,搬經鎮有個冷莊村(現加力村),歷史上曾經遭金兵來犯,岳飛率三千將士窮追猛打而來。岳飛讓累極了的將士們原地休息,自己把馬栓在這株老槐樹上。此時正是酷暑時節,驕陽似火,將士們汗如雨下,正焦急間,即有陣陣涼風吹來,讓人舒暢無比。此後,岳飛拴馬的這棵老槐樹無人攀折,並且把冷莊村更名爲“拴馬莊”。這樹周圍原是一條古街道,樹就長於街的中央,現已名存實亡,僅存古樹作證。師範大樹有靈氣

如皋師範大禮堂前有一古銀杏,高聳挺立,樹冠繁茂,遠近數里都可見其煥發的英姿。經史料記載並結合實地技術考證,樹齡實爲1000年。該樹所在地原爲東嶽廟,又鄰定慧寺,寺廟緊相連。  一般寺廟內均栽植銀杏樹,作爲廟景。東嶽廟、文廟等均是紀念名人爲主的,據明湛若水所著《新遷文廟儒學記》曰:若子東半里許,在名宦、鄉賢祠隙地,乃東獄廟舊址,其土燥,高四尺,中有古杏樹一,大而豔。杏壇之北已默定矣!南數步有龍游河,河有九十九彎,南出大江,北則纖徐縈繞,迴環其前,爲運河東入幹海,地勢坤,風氣萃。此段說明東嶽廟早已在前,古銀杏樹已“大而豔”,即已有數百年,加上明朝至今的500多年,可見該銀杏樹齡已達千年。落地盆景古檜

如皋水繪園內有一株落地盆景,稱古檜,實爲圓柏,人們通常稱其爲“六朝松”,樹齡近1000年,爲如派盆景二彎半蟠扎技藝的典型代表作。  據史料稱,曾易佔與曾鞏父子手植。這株千年古檜,樹幹光滑,有一深槽從基部向上延伸至頂部,外表紋路清晰,勾勒出整株造型的曲線美,從底部開始爲左蟠右展,再右蟠左展,頂部呈輻射狀枝條,張開大傘如雲頭,前大後小。向上看似大鵬展翅入雲天,向下看似猛虎下山進森林,密密麻麻的細枝約數百支,又似微型森林小景觀,整體看姿態曲、奇、傲、挺、蒼。更爲奇特的是此株古檜,葉片卻多種多樣,有龍柏、側柏、圓柏、剌柏的葉片,是極爲稀少的,有着特殊的觀賞價值。  這株千年落地盆景,是如派盆景的傑作。如派盆景歷史悠久,蟠扎技藝出神入化,詞人王觀稱如派盆景“奇容異色,盜天地之功”。五代同堂樹

磨頭鎮丁冒村有一古庵,庵內有1株古銀杏樹,約有870年樹齡,基部可5個人手拉手圍一圈。遠看爲一個樹幹,從根部樹幹的開裂程度以及內部空洞來看,應是兩個不同樹齡的主幹連在一起,但都老態蒼勁,中間形成80釐米直徑的空洞,洞穴爲泥土填實。據庵內住僧介紹,原來一根一干,數百年前遭受雷劈,削去一半,後又生一干,連在一起,中間形成了空洞。洞中原先長一株女貞樹,後來砍了,又生長一株銀杏,高達10米左右,算來該銀杏樹是老中青3代加上新生枝條,那就是是5代同堂了。  據說,有一雲遊僧人募化到此,夜宿菖蒲叢中,翌晨環顧,乃佛法流於清靜寶地,僧人在此就地取材,自建庵房,即爲菖蒲庵之始。菖蒲庵歷經數百年,曾經昌盛一時,最多時有廟房5048間,佔地370畝,僧侶百餘人。故有“先有菖蒲庵,後有如皋城”之說。但到清嘉慶年間,該庵毀於大火,惟一留存的只有這棵古銀杏樹。蛟龍穿雲(古刺柏)

水繪園古澹園內千姿百態的盆景讓人賞心悅目,還有近900年前北宋時期的文物盆景更讓人驚歎不已。這盆名爲“蛟龍穿雲”的古盆景樹種爲刺柏,爲北宋教育家胡瑗先生的柏園遺物。歷經八、九百年仍然神氣十足,生機盎然,以兩彎半蟠扎工藝紮成,成爲如派盆景的精品,兩片雲彩,一靜一動,一大一小,行雲伴龍體,如此神韻令人叫絕。獲1985年上海首屆中國盆景評比展覽會一等獎。水繪園木瓜王

水繪園內有株木瓜,年代久遠,推測其樹齡已達800餘年,樹態蒼挺,表皮光滑。  春天花兒豔紅,秋天果實由黃綠變淺黃,果形似梨,俗稱木李、鐵腳梨。該樹論年齡爲江蘇木瓜之王,比木瓜較多的古城宿遷180年樹齡的木瓜王還長600多歲。木瓜樹也是民間忠貞愛情的象徵,《詩風》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爲好也!”鄉民護神樹

常青橫埭村有一株古銀杏,樹齡800年,雄性,樹高30米,胸徑234釐米,論其高度和圍度在南通古銀杏樹中名列第三。這棵古銀杏樹長勢良好,根部由三個主幹聯結而成,如同是一母所生的三個孩子,可以稱爲三兄弟樹。  當地百姓與古樹相伴,情誼深厚,大樹曾發生過多次火災,周圍百姓總是不約而同地前來撲救。抗日戰爭期間,鬼子到此掃蕩,村民們在樹上放鞭炮嚇跑了鬼子,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在這裏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留下了許多鄉民參軍參戰,英勇殺敵的故事。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如西戰鬥也在這裏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高沙土古銀杏

搬經鎮朱夏村(原夏岱村)有一棵700多年的古銀杏,姿態雄偉,樹相極佳,胸徑134釐米,需要5個人手牽手才能合抱。古樹周圍的住戶對古銀杏樹非常敬畏,不敢動其枝幹,認爲是神樹,誰碰誰遭災,附近建了土地廟,經常有人來燒香敬神,祈求平安,消災避邪。  在如皋高沙土地區,以“岱”字爲名的地方很多,如夏岱、王岱、馮岱、姚岱、劉岱等。“岱”字本義爲高地。從銀杏的生長習性來看,銀杏喜高燥忌低溼。“岱”因其地勢高燥,就成爲了最適合銀杏生長的地方。江安黃市古銀杏

江安鎮黃市中心居有一棵650年的古銀杏,樹姿優美,稍向西南傾斜。  古銀杏樹位於原黃市鄉政府對面,身處鬧市,受到當地羣衆的很好保護,樹下建有一座精緻的土地廟,香火不斷。據說以前飛機從此經過,都以它作爲航標。10多年前,該樹向南的一個粗壯樹枝遭遇雷擊,樹枝倒向南側的小河,20多米長的樹枝輕易地就過了河,成爲一座不斷長大的綠色樹橋,孩子們在樹幹上來回行走,是當地一景。龍騰虎躍(絨針柏古盆景)

水繪園內一盆名爲“龍騰虎躍”的古盆景,是明末清初汪之衍文園內遺物,樹種爲絨針柏,樹齡600年。  汪之衍之父汪澹庵爲當時社會賢達,建文園於豐利,爲豐利十景之首,汪之衍文風名世,廣交文友,徵集詩稿,輯成《東皋詩存》計48卷,列入乾隆御訂,在四庫全書中存目,其子汪爲霖爲乾隆武進士,而且詩、文、書、畫皆聞名於世,輯成《小山泉閣詩存》,這盆如派盆景精品正是汪氏宗族傳家之寶。近看千姿百態的樹幹似蛟龍凌空,濃密滴翠的樹冠似猛虎起躍,遠視全景有龍騰虎躍,呼嘯而來之感,該盆景於1997年10月在第四屆中國盆景評比展覽中獲一等獎。紹隆寺裏仙姑樹

常青有一座千年古剎——紹隆寺,古剎內有一棵近600年的古銀杏。千年古剎,歷經磨難,終有今日之盛況,古銀杏根壯葉茂,華蓋寺廟,記錄了該寺的滄桑鉅變以及百姓創業之艱辛。  這裏流傳着一段雲霄、瓊霄、碧霄三位仙姑和張祿爲民除害,鄉民得福、安居樂業的動人故事。爲了紀念仙姑,當地百姓集資捐款建紹隆寺,並栽下了銀杏樹,老百姓稱這株銀杏樹爲仙姑樹,從此寺內香火不斷,一直延續到近代。抗日戰爭期間,紹隆寺曾是共產黨在西鄉的活動中心。每年的四月初八廟會,遠近數十里百姓聚會紹隆寺,進行貿易活動。信息來自林業站

如皋是南通古樹名木最多的縣(市),本文所述僅爲滄海一粟。古樹名木保護者同時呼籲,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古樹名木的保護隊伍,集多方力量共同對古樹名木進行監管和保護,擦亮如皋生態名片,讓古樹名木與人類一起記錄歷史、見證未來,爲建設城水相融、生態環保、宜居宜業的魅力如皋貢獻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