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相比於“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哪一個更確實可行?慧能和神秀,誰的境界更勝一籌?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慧能的境界更高,“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更有禪機,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知道,當初禪宗的五祖弘忍大師爲了選拔接班人,給弟子們出了一道題目,要他們每人寫一首偈,所謂的偈,形式上就是四句話,要求儘量押韻,然後內容上要表達你對佛法的理解和讚頌,一定要儘量表達全面,把精髓體現出來。

神秀當時是寺中上座,地位僅次於弘忍大師,而且是衆弟子的禮儀老師,所以威望很高,弟子們私下一嘀咕,都覺得自己無論從境界上,還是品行上,都無法和神秀禪師相提並論,而且以後還要仰仗神秀,就沒有必要和人家競爭了,於是都決定放棄這次機會。

神秀得知之後,心想,如果我寫這首偈,給人的感覺,好像和別人爭一樣,顯然不是修行之人所爲,但如果我不寫呢,又沒有機會獲得五祖衣鉢,於是左右爲難,坐立不安,後來神秀還是寫了,寫好之後,又一度神情恍惚,一連十幾次走到弘忍大師的門外,也終究沒有把這偈遞出去。

後來,神秀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趁着月黑風高的時候,把自己的偈寫在走廊的牆上。心想,如果師父看了稱讚,我就承認是我所寫,如果說不行,說明我還是修爲不夠,也就沒有資格惦記師父的衣鉢。

這段描寫,出自《六祖壇經》,但是很明顯,這是慧能大師的弟子刻意的把神秀描繪成一個心思很重,執着心很強的人,因爲當時神秀的心理活動,外人是不可能得知的,這明顯是有一點刻意貶低的痕跡。

那麼神秀到底寫了一首什麼樣的偈呢?我們來看一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弘忍大師看到這四句之後,知道神秀並沒有真正入門,就好像一個人雖然從迷途之中發現了自己的家,但是始終走在回家的路上,並沒有真正邁進家門。

而後來,慧能也寫了一首偈,也叫人題在牆壁上,慧能大師的偈是怎麼寫的呢?——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大師看了,已經認可慧能爲自己的接班人,於是爲慧能講解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慧能當即頓悟。

自性的般若智慧,如雲開見月般朗照心間,慧能於是對五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由此可見,慧能已經能夠常駐如來藏,覺識如來藏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本性,而一切世間萬法,究其根本,不過是如來藏因業力牽引產生波動,隨因緣和合而成的假和之相。

若執於此假和之相,必心爲形役,奔波勞苦,輾轉反側,流浪生死,唯有迴歸本心,常駐自性,方能脫離苦海,永斷無明。

那麼神秀的境界真的就不如慧能嗎?其實未必如此。

慧能乃是根性大利之人,也就是說他本身就有這個根基在那裏,不需要別人指引,直接就能找到家門,所以他直接開門就進去。

而對於世間普通人來講,他的方法並不適合,因爲大多數的人,如同漂泊在外的遊子,找不到回家的方向,甚至於迷戀外面的燈紅酒綠,根本不想回家。

憑心而論,對於尚在迷途之中漂泊的初學者,神秀的四句,才真正是修行的好方法,所以,弘忍大師就對弟子說,你們依照此偈,每天唸誦修持,可免入三惡道,並獲得真實的益處。

但是對於繼承衣鉢,弘忍大師對神秀直言,你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

表面上看呢,神秀還是執着於相,執着於有一個我在時時刻刻的修行着,仍然沒有離相,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離一切相則名諸佛,顯然,神秀的境界的確遠遠不夠。

但是,你在紅塵中修行,還真就得從這裏去入門,從有相到無相,這是不可或缺的漸進過程。

其實佛學的諸多法門,比如四聖諦,八正道,都是按照次第去修行,都是從有相到無相,你想明心見性,但是業力不允許,你必須一步步的通過持戒修福,來把業障消除,你才能夠真正的進入“無餘涅槃”之境地,否則,即便明心見性,也是竹籃打水。

爲什麼這麼說呢?一句話就說的清清楚楚——樹欲靜而風不止啊,如果業力不消,即便頓悟了,也是鏡中看花,不得究竟。

還是以回家打比方,如果說自性就是家,你即便進了家門,但是你外面的朋友不會讓你安心在家享福,你如果欠他們的債沒有還清,他們會不停的給你打電話,甚至找上門來討債,你最終還是不能安生。

而事實上,神秀最終成爲得道高僧,是禪宗北派的祖師,被尊爲 “兩京(長安、洛陽)法主,三帝(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國師,神秀的境界絕不在慧能之下,由其所作示衆偈可見一斑:“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舍父逃走。”

而事實上,據李邕、胡適等學者研究發現,我們耳熟能詳的關於惠能與神秀之間因禪悟而爭得禪宗六祖衣鉢的故事,很可能並不真實,也就是說,《六祖壇經》之中關於此事的記載,可能出自慧能弟子的一家之言,而據《唐中嶽沙門釋法如禪師行狀》石碑等文獻記載,神秀才是達摩弘忍正統的繼承人。

那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慧能,和“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神秀,哪一個境界更高一籌呢?

實際上,神秀的修行方法,是循序漸進的法門,通過持戒修福,坐禪習定、住心看淨等步驟,一步一步漸入正道,對於普通人來講,這纔是切實可行的實修方法。

而慧能的方法,僅針對於少數具備能夠覺識本心智慧的人,用六祖自己的話說“我此法門,乃接引上上根人。”也就是說,一般人根本不行,上等根器都不夠,要上上根器,最上等智慧的人,才能行得通。

所以說,對於我們世俗中人,你想按照慧能大師的那種頓悟成佛的方法,依葫蘆畫瓢,只能徒勞枉然,心體不能清靜,業障纏身,你怎麼頓悟啊?頓悟了也無法真正解脫,因爲惑業未盡,無明未斷,若不時時約束自己,稍不注意,就會任性胡來,犯下錯誤,犯錯誤之後又造業,如此反覆不已。不要說成佛,連好人都未必做的成。

因此,單單從這一點來講,神秀的境界更勝一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