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夫妻倆主張快樂教育,他們認爲在當下不愁喫不愁穿的年代,只要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就好,犯不着爲了考大學把孩子逼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呆子模樣。因此,他們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求不高,能有上游水平最好,保持中等水平也能接受。

他們的兒子自小就屬小聰明型,施壓一點壓力學習成績就上去了,稍一放鬆又降下來了。今年中考成績不上不下處在在中等偏下水平,正好被多年以來定下的“普職比1:1”中考升學政策卡住了,離普高錄取分數線只差了幾分。很是尷尬的一箇中考分數,普高讀不了,職校又看不上,怎麼辦呢?

朋友託關係把兒子送進了當地一所民辦高中,兒子也意識到與其得過且過,倒不如發奮努力一把,爭取三年後考上大學。可計劃遠不如變化快,教育局突然下通知,要求民辦高中清退沒上普高線的高一新生,強行讓他們讀職高。往年的民辦高中招收沒有達到錄取分數線的考生入學,並承諾給學生補辦高中學籍,那是有關部門監管不到位,難免讓有些人有機可乘,但今年加大了監管力度,沒法辦學籍,無法正常參加高考,也就是說讀了也白讀。

這個學期已過去近半,江蘇省泰州市某高級中學也發生類似的事情,幾十名學生髮現自己沒有學籍。家長經過一番諮詢與求證,教育局給的回覆是:中考成績沒有達到普高最低錄取分數線,只能分流去職校,民辦高中違規招錄,沒法辦普高學籍。

近日,湖南懷化教育局的一項通知下發後,幾所民辦高中的800名高一新生被清退,學生和家長接到通知後徹底懵了。中考成績離普高最低錄取線差一點點距離,求爺爺告奶奶找各種關係欠人情不說,還掏了高價學費,好不容易把上學事搞定了,結果開學不到2個月就接到被清退通知,有點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覺。

其實,有關於中考升學政策,早在2002就已頒佈相關通知,主要提出:要以中等職業教育爲重點,保持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的比例大體相當(即1:1的比例)。也就是說,一半中考生上普通高中,一半中考生被強制分流去職校,這是國家制定的政策。

根據有關統計數據,2019年全國中考人數約14540936人,能升入普通高中的約801萬人,上普高率不足55%,撇開高校密集的一些大城市有着得天獨厚教育資源,普高率很高不說,就連山東、河南這兩個高考大省的普高率,也不過只全國高出一點點而已。深圳經濟飛速發展,而教育卻跟不上步伐,普高率可以說是全國的窪地,近些年來一年比一年低,去年公辦普高錄取率僅爲 43.85%。

當今的家長,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家長,自己都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畢業,家庭經濟早已奔上小康水平,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們又怎麼可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在人生第一次升學考試中,就沒有選擇的權利,被迫去讀中等職業教育呢?

國家大力發展的中職教育也是有發展機會的,只不過普通高中學習內容偏理論化,中職教育學習內容偏實踐應用,各有側重點,後者除了系統概括地學習高中知識,還學一門專業技能,有一技之長的中職畢業生相比高中畢業生,就業更有優勢。至少考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中職也有很多升學渠道。除了可以參加正常高考,還有“3+2”,參加專科院校的單招,前提是在該好好學習的年紀必須努力奮鬥。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自古以來,多讀書不僅可以改變命運,還可以修身養性。尤其在當下知識經濟時代,本科文憑就如駕駛證一樣,成了人生標配。不過,中考只是人生第一個分水嶺,以後的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只要願意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