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人說“我自閉了”、“我感覺我得了自閉症”這樣的話,大概就是他們最近“變得”不愛說話,不願意主動跟別人交往,或者覺得更喜歡獨處,而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不自在等等。

之所以說他們變得這樣,是因爲他們的這種表現是後天在社會環境中因爲某種外在因素或心理原因而產生的,並且可以意識到自己的“不對勁”。

那麼真正的自閉症患者可以意識到自己的狀態或者行爲表現是怪異的嗎?

前段時間在某社交賬號上,有一個阿斯伯格的姑娘找到我。她向我瞭解一些典型自閉症孩子的問題,同時也聊起了自己。

“我感覺我們像是另一種人格,跟正常人不一樣。”“我們的思維方式很不一樣,我就是單線程的,特別害怕模棱兩可的東西。所以我上課的時候,都完全做不到一邊觀察老師,一邊聽他講課,再同時記筆記,除非老師說完我自己再說一遍”“我有感知覺異常,特別害怕花,鮮花。也害怕一些聲音,比如粉筆在黑板上寫字的聲音,會不自覺地捂耳朵……”

從這個女孩兒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她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跟普通人之間有哪些不一樣,並且會根據自己的某些影響正常生活的表現,尋找解決辦法。

比如她會向我瞭解怎麼樣訓練,可以讓她對聲音變得不那麼敏感。

這是因爲阿斯伯格本身跟典型自閉症患者有很大的能力上的差距。具體可以看看我們之前的文章: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自閉症孩子都有這方面的意識。

在知乎上同樣有一位答主分享了自己以前的經歷:

“我小時候和長大看待世界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模式。語言表達落後:只會用哭泣來讓親人來猜測我想要的東西,內心想表達某一樣事物,可語言組織能力差到幾點。社交能力:想要和小朋友玩,但無法理解他們的交往方式,無法讀懂他人臉上的表情,無法知道他們說話除了這句話本身後面還有什麼內容存在,無法知曉對方的態度是諷刺還是嘲笑,是讚美還是反話,無法給人做出適當的反應。對話時總是重複某一句,反覆說反覆說。被別人認爲是個怪人,可我小時候覺得並不奇怪啊。認知方面:不知道人和人有什麼區別,人和人之間竟然還存在關係遠近 之分。覺得人和人都是類似的,沒有啥表情動作存在。不理解物體在細微之間的差別,無法感知對方是生氣還是厭惡。感覺都一樣。學習成績上:怎麼努力都是中下,好像被什麼東西卡住了。經過很多年的學習,就開始慢慢習得正常人的交往方式,發現:原來我缺少對基本名詞概念的正確認知和熟悉。原來人和人的臉是存在差異,人類的審美觀我才明白是如何的。小時候就覺得無非一個鼻子,兩個眼睛,一張嘴巴……都一樣嘛。原來人有一系列情感表達,他們的肢體和表情會出賣他們內心真正意圖。原來人說話時候是會看着彼此的眼睛,原來正常人學習時是會看到主要物體,而我小時候喜歡看主要物體旁邊的東西,比如:當看一段視頻時,我不會看主人公對話,我會看背景是什麼樣的,一些細節部分會出現在我的大腦中。原來人們會同理心去感受離別的傷感。比如我小時候同學看一段感人的畫面,他們都哭了。可是我內心沒啥感覺,我覺得就是,一段事實呈現在面前,他們分離。就是一個物體呈現般,還能有什麼呢?原來好朋友的交際是這樣來的,原來社會是這樣的等等……我這些對比認知都是一步步自己習得。那時候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自閉症,但我只知道小時候我看不到人與人的面部表情傳遞,看不懂他們怎麼交往。很神奇長大以後反而正常的瞭解了正常人的世界。就知道自己以前有點不正常了。”

由此可見,當自閉症患者隨着認知的提高,有了自我意識和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之後,他們纔會開始將自己跟外界形成聯繫或者對比。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認知理解能力還比較弱的自閉症孩子,他連顏色、大小都不會區分;很難理解你、我、他;還不知道有的表情代表着情緒的話,又怎麼能理解在班級大喊大叫是違反紀律的、眼神也可以傳遞信息的呢?

回到最初的問題就是,有一部分認知能力比較好的孩子,是可以意識到自己跟別人的區別。

所以家長們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進行大量的認知訓練,幫助孩子去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

當孩子具備一定的認知理解能力之後,也才能明白哪些是應有行爲和不恰當行爲,幫助他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也讓他們有更多融入這個社會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