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籃球明星身價越來越高,有的球員價值在我們看來就是“天價”。用普通人年收入十幾萬跟運動員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的年薪相比,很多球迷頭上都有一個大大的問號,爲什麼運動員這個職業變得越來越值錢了?

在籃球職業發展初期,運動員這個職業是不太受重視的,屬於“不事生產”的第三從業人員,球員的工資是基於社會生產力的。體育競賽行業也沒有生產行業充沛。當時運動員的收入和地位都是普遍偏低的。

根據《體育產業的經濟學分析》中的解釋:國家人均年收入超過6500美元后,對體育消費規模的有效需求才開始形成。美國在1973年就已經達到這個水平,而我國在2016年左右才達到。這也就是爲什麼NBA裏球員的年薪與CBA年薪會產生那麼大的差距的原因。

當民衆有了足夠多的閒錢去爲體育事業消費時,體育產業便開始了有規模的商業化。而體育產業就是職業運動員的生產土壤,土壤越肥沃,果實就越巨大,運動員收穫的也就越多。

當電視轉播技術革命完成,體育競賽業也從狹小的球館橫跨到了全世界,爲體育事業買單的球迷也從全國,進化成了全世界。龐大的體育球迷羣體,給體育事業帶來了質的飛躍。

NBA球員從1964年8000美元的平均工資,到1999年的450萬美元年薪的跨越。而這一切的功勞除了球員的努力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媒體傳播這個功能。

現在的籃球聯盟漸漸的演變爲了商業聯盟。球員的交易動則幾百上千萬,庫裏、詹姆斯等球星價值更是高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一年僅靠薪水就能收入4000多萬美元。

CBA聯盟也正在向着商業化進行,球隊從清一色的本土球員,演變成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外援組成。實力、影響力也在媒體的推動下不斷地提升。球員年薪也從幾萬到幾十萬、幾百萬不斷上升。

著名球星郭艾倫800萬年薪,聯盟第一人易建聯更是高達千萬年薪,這是聯盟價值變化的體現。現在我們知道爲什麼籃球球員價值不斷便高的原因了吧。

近日聯盟公佈的罰單,也讓許多人驚訝,這幾十萬的罰款太高了吧,然而這就是聯盟商業化的一種體現。你們對CBA商業化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