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競爭下,市場的集中度在不斷提高,並逐步向頭部品牌傾斜,消費者也越來越看重品牌形象、產品口碑等,汽車消費也更趨於理性。在此環境下,日系品牌的市場表現似乎更爲突出,甚至趕超德系品牌。

乘聯會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10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到199.2萬輛,同比增長8%,連續4個月出現高位增速,其中10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同比增長6%。

而在合資品牌系別中,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超德系。乘聯會表示,10月日系品牌的市場零售份額達23.9%,高於德系品牌23.7%的市場佔比。

業內人士認爲,日系崛起最核心的特徵是‘放水養魚’,讓更多的企業更好的發展。同時‘兩田’已經站在了混動領域的技術最前沿,這也體現了日系品牌整體的產品線相對比較紮實。

另一方面,豐田和本田實現了南北合資公司協同發展,雙車投放戰略取得成效,並且後續也會進一步加大投放及協同力度。

日系主流合資車企集體上漲。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東風日產10月銷量爲12.42萬輛,同比增長4.6%,市場份額佔到6.2%。得益於全新飛度、皓影新車的銷售增量,以及雅閣、思域、C-RV等車型的持續發力,本田兩家合資公司也迎來雙位數增幅,其中東風本田10月銷量爲9.5萬輛,同比增長19.3%;廣汽本田10月銷量爲8.55萬輛,同比增長25.8%。

隨着新架構平臺引入以及新車陸續投放,豐田在華也迎來新的爆發期。在10月,一汽豐田銷量達7.55萬輛,同比增長39.2%;廣汽豐田銷量爲7.42萬輛,同比增長27%。

豐田在新車引進方面有擴張之勢,同時也加強雙車投放的力度。未來豐田在華產品陣容將形成更多細分市場的覆蓋,包括全新漢蘭達、新一代Sienna(塞納)、新一代Harrier(海利亞)都將在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分別完成投產。同時,基於本土市場開發的車型也將推向市場,廣汽豐田全新TNGA轎車確認命名爲“凌尚”,新車定位介於雷凌與凱美瑞之間,而一汽豐田也有相應的產品投放。

與日系主流合資品牌集體上漲不同的是,德系品牌陣型中的“上汽大衆”拖了後腿,這也是德系品牌市場份額被日系趕超的重要原因。

一汽大衆與德系豪華品牌發揮穩定。一汽大衆持續領跑,牢牢佔據乘用車企第一名,10月銷量達到21萬輛,同比增長8.1%,其市場佔比也達10.6%。一汽大衆旗下擁有奧迪、大衆、捷達三大品牌,實現在各自在細分市場上發力。

華晨寶馬和北京奔馳也有亮眼的市場表現,其中華晨寶馬10月銷量爲5.84萬輛,同比增長28.6%;北京奔馳10月銷量則爲5.35萬輛,同比增長11.6%。豪華市場持續繁榮下,作爲一線品牌的BBA也實現高增長。

不同的是,上汽大衆銷量持續下跌。10月,上汽大衆銷量爲14.9萬輛,同比下滑16.8%,是乘用車企前十五排名唯一出現下滑的車企,同時跌幅也達到雙位數。目前,上汽大衆已連續10個月銷量下滑,進入2020年以來未能迎來增長的月度。上汽大衆失勢,也是德系品牌總體市場份額不及日系品牌的重要原因。

上汽大衆主銷車型產品力下滑,新品競爭力不足。帕薩特是上汽大衆的明顯車型,可碰撞門事件已經爲其留下難以剔除的陰影,即使上汽大衆通過推出新款、加大終端優惠力度嘗試奮起直追,但產品口碑及形象的“崩塌”效應仍在持續。另一款主銷車型大衆途觀也下滑較快,受日系合資SUV的持續打壓,途觀的市場地位有所下降,10月銷量1.7萬輛,同比下滑15.1%,前十月跌幅爲27.9%。

另一方面,上汽大衆新產品競爭力不足與部分產品滯銷也造成企業銷量下滑較大,包括PoloPlus、途鎧新車均無法持續走量,而新上市的MPV威然銷量佔也比較低。上汽斯柯達品牌尷尬的市場表現,也進一步加劇企業銷量危機。

總的來看,頭部日系車企持續高增長,與上汽大衆的持續下滑,形成鮮明對比。上汽大衆方面認爲,今年雙品牌在做產品結構調整,因此會比整體市場下降幅度要大,今年做好調整後,明年能夠回到正常的水平。

汽車行業關注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