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過客,何必自煩憂。拋卻名繮利鎖,了卻紅塵世俗,大度看世界。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想擁有就去努力,努力過何必執着結果,成功是付出的收穫,失敗是經驗的積累。

善刀者斃於刀,善謀者卒於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人算何如天算?真正的智者從不信奉人定勝天,而是追求人定順天,按照天規行事,則福報自來。

老祖宗的告誡:人生有三條“天規”,一旦違背,容易導致落魄家敗。

一、嗜慾彌散,終有殃災

慾望本身是一種能夠推動人們發展的重要因素,但這種慾望過頭了,也就不再是能夠幫助人們進步的墊腳石,終是成爲了讓人們跌倒的絆腳石。

人類就是這樣,有時候明明看得出來是陷阱,也知道自己做了這件事之後的後果會如何糟糕,最後依然還是抵不住慾望的誘惑,如馮夢龍所說:“眼裏識得破,肚裏忍不過”,就好像在森林裏遇到的毒蘋果,明知有毒,卻依然抵制不了它的香甜。

慾望,乃人之性也,但太過濃重的慾望最終會帶給人們太多的煩惱,也帶給別人鄙陋的印象,一個人深陷慾海,貪婪無度,就會失去靈性和智慧,被慾望矇蔽了雙眼,做出錯誤的判斷,走上歧途,對於不知足的人,沒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二、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

一個人總是喜歡和別人爭論,什麼事情都要一較高低,這種人多數都是沒有什麼大出息的。因爲如果一個人太喜歡爭辯,那麼他就很容易得罪人,得不到大家的認同。這對他事業的幫助有害無益。

"不爭"不是淡泊名利,不是懦弱無能,不是膽小怕事,人要“鬥”的從來只有自己,我們要戰勝自己的內心,這樣才能成爲人生贏家,而不是針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去較勁,這是一種消耗生命的行爲。

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生命的快樂,例如健康、親情、與自然的交融,這是生命本身的需要得到滿足的快樂。另一是精神的快樂,包括智性、情感和信仰的快樂,這是人的高級屬性得到滿足的快樂。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認真地做着這些事情,他就不會去與人爭,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

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人生在世,就算我們再有本事,也不要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沒有人能夠知道今後會發生什麼,所以說話做事低調一點就是對別人的尊重,要知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許今天他不如你,明日就不一定是誰更厲害。

浮世如潮人如水,這個世界上從不缺有本事的人。一個有天賦,有才能的人,如果只知道高傲自大而不知學習,最終他還是也會江郎才盡,一無所成。

謙虛的人,就算是才華橫溢也不會自負炫耀,反而更加謹慎和氣,默默地積累着自己的能力。唯有如此,纔有可能保持着開放平和的心態,身處順境而不驕傲,身處逆境而不絕望。這樣的人,福澤是很深的。

生命有詩和遠方,也有眼前要過的日子。不管你願不願意,人生的路很漫長,無論怎麼選擇,最終都要走向成熟,順天則昌,福報自來!

老祖宗的話,歷經千年依舊盛久不衰,蘊含的都是古人對生活的經驗和對爲人處世的大智慧,用來警示和告誡後人。

爲此,明代鬼才馮夢龍收集了來自民間的各類俗語,涉及教育、生活、爲人處世、家庭親情、經商等領域,組合成《智囊全集》,並做出詳細的白話文說明。

其實古人的智慧並不難學,俗語都比較通俗易懂,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幫助你的人生路越走越順遂。

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站穩腳跟,憑藉的就是自己不凡的膽識智慧以及爲人處世。曾國藩之所以可以這麼優秀,還得得益於馮夢龍的這本《智囊全集》。

曾國藩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

讀過《智囊全集》的康熙,還認爲它是“國之利器”,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這本書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曾說過:“天下無餘智”,意思就是——天下所有的智慧都囊括在此書中了。

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餘則,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

我看的《智囊全集》是有白話文版本的,還由中華文化大講堂做了註釋、講解,所以,對比其他版本註釋要更詳盡也更容易讀懂。

每一個故事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在不經意間就能學到爲人處世的智慧,最關鍵的是,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將學來的智慧輕鬆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生活中,還有生意場上!

書中既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大謀略;也有商人、女子、僧侶、農夫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奇巧機智,覆蓋面廣,包羅萬象。

一套6本只需99元,也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受益一生!真的非常划算!

點擊下方鏈接即可購買正版書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