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發展輕型坦克

在1939年4月,當時的法國一位將軍帶領着法國的軍事代表團前往英國訪問,當時發明了坦克的英國已經從馬克1型坦克和馬克II型坦克中發展出了巡洋艦坦克馬克III型號,開始發展輕裝甲坦克以提高步兵的機動性,當時法國代表團看到這款坦克之後,印象深刻,在回國之後立刻決定也要造一款基於英國巡洋艦MKIII型坦克的改進型騎兵坦克,這款坦克就是後來被稱爲AMX40的騎兵坦克。

基於英國坦克自行研發

AMX40騎兵坦克在歷史上有別於後來的AMX40主戰坦克,該坦克發展於1940年3月,因此爲了便於區分也被成爲AMX40(1940)。

當年的法國配備的SOMUA S35和Somua S40坦克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存在不少缺陷,因此法國的高級軍事人員開始考慮升級更換新型的坦克。

在1936年底,法國軍隊對未來即將設計生產的坦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包括戰鬥全重不超過20噸、車組成員減少爲3名、車體裝甲厚度不少於50mm、續航里程不少於200km以及武器要配備上14.7毫米機槍和兩門7.5毫米機槍,並且要具備無線電和對講系統。

很明顯法國的這兩款坦克都無法通過升級改造滿足這些要求,剛好當時英國設計的Cruiser Mk.III坦克已經開始量產,法國看到這款坦克之後認爲完全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因此根據法國和英國軍事援助計劃的協議,英國的這款坦克可以出售給法國,不過法國人認爲這款車的造價過於昂貴,並且裝甲和動力也並不能滿足需求,因此法國決定基於英國的Cruiser Mk.III坦克從頭開始設計新型的騎兵坦克。

於1940年初AMX公司的法國設計師約瑟夫·莫利尼負責設計出了這種新型騎兵坦克,並在圖紙上標註代號爲0-387,坦克名稱爲Char cavalerie AMX 40,這就是AMX40騎兵坦克的由來。

在設計方案中,AMX40騎兵坦克的車體結構設計基本上延續了前幾款法國坦克的設計方案, 在前部是駕駛室、中間部分是彈藥庫和炮塔、後部分是動力系統,整個車組成員一共有三名,分別是駕駛員、裝填手和車長。

其中車長和裝填手並列位於中間部分,車長需要負責指揮、搜索目標、調整火炮攻擊、聯絡等一系列任務,駕駛員和裝填手則只需要負責自己的駕駛和裝填工作即可,這一點設計很有二戰法國的風格,那就是不累死車長誓不休。

駕駛員通過車體前部上方額外增加的隆起的潛望鏡和艙蓋進行觀察和進出,車長的觀察則是通過一個位於炮塔頂部的全景潛望鏡實現了360度的觀察,因此車內的觀察視野多少會有些影響。

車體的防護方面,AMX40騎兵坦克的車體和炮塔都是採用鑄造的結構,因此本身就具備了一定的防護能力,表面做的非常圓潤,通體大量採用圓弧外形,基本上在外部找不到一條直角設計,這種坦克設計思路不僅能起到傾斜裝甲增加裝甲防護厚度的效果,還能增加跳彈的概率。

而在保持裝甲防護要求基礎上,還有一個要求就是戰鬥全重不大於20噸,爲此設計師設計的時候就將坦克的車體做的非常小,整個坦克的長度爲5.33 m、寬2.45 m、高2.37 m、重16~18噸。

其炮塔寬度僅爲1.26m,還得兩個人並排塞入這個空間,無法想象量產出來會是怎麼樣的,雖然其裝甲設計和外形設計跟當時那個年代相比具有很好的前瞻性,但是緊湊的結構設計勢必會造成使用缺陷。

在武器方面,AMX40騎兵坦克主武器爲一門47毫米SA35坦克炮,該坦克炮備彈176發,主炮的炮彈存放在可以旋轉的傾斜彈匣中,相當於包圍着車長和裝填手,便於快速戰鬥使用。

副武器爲一門7.5毫米MAC 1931同軸機槍和一門安裝在靠近發動機艙的7.5毫米MAC 1934防空機槍,一共備彈4000發,防空機槍的槍口朝斜向上佈置。

前面說過車長的視野非常受限,炮塔雖然配有測距儀和炮手的光學裝置,但是用來觀察飛機和進行瞄準基本上不可能,所以防空機槍的使用是個謎,可以看出是一種非常不成熟的設計方案,在後續如果要量產的話應該會與調整。

AMX40騎兵坦克在設計出來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二戰爆發的時候法國的表現大家都知道了,所以這款坦克的研發就徹底停止,完全停留在圖紙階段。

我們目前僅能從圖紙和少量的信息中瞭解到它的性能參數和設計,不過從這些設計來看還存在不少缺陷,無論是通過性還是火力設計上還有改進的空間。

不過其整體的設計風格和思路在當時而言還是非常超前的,如今只能在圖紙和一些遊戲還原中感受這款法國鴨子的實力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