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化的大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爲了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近日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需要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事實上,在如今的汽車市場,已經有不少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取得亮眼成果,其中上汽集團可謂是業界“排頭兵”。根據上汽集團最新公佈的數據,今年10月,上汽集團銷售整車59.7萬輛,其中新能源車表現出色,超過4.9萬輛,同比大漲320%,再次領跑市場。

新能源產品銷量大幅增長的背後,是上汽集團對於電動化戰略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作爲國內率先啓動電動化戰略的汽車集團,上汽在能源方向上佈局了純電和燃料電池領域;並且自主掌控了“電池、電驅、電控”三電核心技術;自主開發的10速EDU第二代智能電驅變速箱,技術水平世界一流;核心零部件方面,上汽英飛凌還實現了世界最先進的第七代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屬於能源轉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順利量產。當然以上也僅是上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投入的冰山一角,但正是基於這樣不懈的創新研發,上汽集團的新能源產品才能收穫消費者的青睞。

電動化戰略的成果是顯著的:五菱宏光MINI EV 一經推出就收穫無數點贊,最新的10月銷量更是高達2.4萬輛,成爲國內唯一在銷量方面超越特斯拉的純電汽車。同時,上汽榮威R標首車ER6上市首月銷量便輕鬆突破1000輛大關,成爲15-20萬級純電市場的重量級玩家。名爵EZS純電車更是在虎狼環視的歐洲市場颳起了一陣中國電動旋風。

不僅如此,當車企都在發力純電領域的時候,上汽集團已經再次揚帆,氫燃料電池車已經正式進行步入商乘兩用階段。

乘用車方面,北京車展上市的全球首款燃料電池MPV車型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搭載了上汽集團自主研發的第3代燃料電池系統,功率、功率密度和低溫啓動等各項技術指標,比肩以豐田、現代爲代表的全球頂尖水平;並且3分鐘內就能完成加氫,NEDC綜合續航里程達到605公里,一經發布便成爲全球燃料電池車行業關注的焦點。商用領域,早在幾年前,FCV80燃料電池輕客便已在上海、撫順、佛山、大連、無錫、長治(山西)、青島7個城市開展示範運營,累積運營里程超過400萬公里。

不難發現,新能源汽車已成爲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成爲了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正如《規劃》期待的那樣,如果中國汽車產業可以抓住戰略機遇,頭部車企鞏固良好勢頭,充分發揮基礎設施的優勢,那麼,中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必定可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引領全球汽車行業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