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黑船來航

出處 | AC汽車

兩年前,蔚來汽車新車剛剛發佈時,在華東區域召集部分區域維修服務連鎖老闆們開會,試圖讓他們成爲官方授權服務中心。

“新車纔剛上市,又需要投入改造成專用高壓電維修工位,員工還得重新培訓。”蘇州一位維修老闆對AC汽車表示,出於投入回報的考慮,當時並沒有接蔚來伸過來的橄欖枝。

到了2020年,形勢已經發生轉變。越來越多獨立售後維修企業,通過各種途徑主動接觸造車新勢力們。諮詢新能源汽車技師培訓和考電工證的維修企業,也越來越多。

“有位朋友公司裏新換的都是電動車,在做車輛維修服務招標時,首先要看我們資質,電工證必須得有。”浙江一位維修老闆的市場嗅覺比較靈敏,隨着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加速電動車替換速度,這一市場需求將會越來越旺。

在上海,有不少維修企業投資人開始考慮,與蔚來、威馬等領跑的新能源車企合作,將自己綜合維修廠改造成授權鈑噴中心;或者盤下某經營不善品牌4S店,將其改造成兼具展示、交付、鈑噴和維修的綜合體,但前提是能拿到造車新勢力們的合作授權。

牽手新能源維修,不僅是對現階段門店增收的考量,同時也是對未來生存發展的佈局。幾年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不足100萬臺。如今,僅2020年前10個月,新能源車總銷量就已經逼近80萬臺。

10月份,狹義乘用車以199.2萬臺的月銷量創下年度銷量新高。更爲亮眼的是,新能源乘用車市場10月銷量達13.3萬臺,同比增幅達110.4%,也成爲新能源汽車有數據統計以來的單月最高銷量。

進一步拆分後不難發現,其中純電車型(下稱:EV)佔據月總銷量的84.03%,同比增幅137.2%。人們以往觀念中電動車“小而實惠”的特點也在發生轉變,B級車(即中型車)佔比達21%。車型級別的分化,一定程度上體現電動車正在被更多的人羣與市場接受。

就在10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並明確提出相關國家戰略: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爲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政策推動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大流行的強烈預期,蔚來、理想、小鵬等在美國上市的“三劍客”股價節節攀升,蔚來汽車以3700多億元市值,一舉超越上汽集團。

無論當下熱潮湧動還是未來遠景可期,新能源汽車帶動了售後維修服務的高關注度。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們在服務方面,整合社會存量資源的思路,能爲誰帶來新的機會?

在部分城市燃油車牌照政策持續收緊的市場大環境下,新能源汽車伴隨着各種政策紅利與補貼,向市場釋放着一波又一波紅利。

前特斯拉授權鈑噴中心工作人員告訴AC汽車,3年前他離職的門店,當時電動車月進場臺次不到5臺,如今僅事故車維修就高達50臺。與此相對應,事故車維修費早已從此前不滿1.5萬元,躍升到超過50萬元。

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收入快速提升,除了保有量增加的因素之外,與其維修策略也密切相關。從中高端車切入的新勢力品牌,在售後維修時和4S店一樣,秉承着“偏重更換”的維修策略。

範軍告訴AC汽車:由於擔心配件外流以次充好,特斯拉實施“一物一碼一損毀”的維修配件管理制度。例如客戶需維修整個照明系統,更換後的舊件不論是否能繼續使用,都需損毀並拍照上傳至主機廠,承修方沒有辦法對舊件再製造再流通。

這一做法,也保證了維修方的利益。僅大燈更換的維修利潤,合作方約能取得40%左右的利潤。

某新勢力品牌合作門店維修人員向AC汽車透露,僅以鈑噴爲例,保險公司承保的單面價格約爲1200元左右,保險責任外的維修報價則相應減少。

“新勢力的售後服務價格,一般只會在系統裏顯示一個總價;而不像其他維修場景,將各個項目單列出來。因此,工時費這類字眼不會在工單中顯現。我個人感覺,這樣做的好處,能降低消費者對售後服務的理解難度。”

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時間晚,維修技術普及程度相對較低,消費者接受程度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而維修觸點少、維修頻次低的特點,又讓新勢力品牌方給予合作方讓出更多的利潤空間。

此外,新能源車主相對年輕,服務時相對容易溝通。

在範軍看來,車主對於“修還是換”並不敏感,一方面是年輕客戶對保險依賴程度高,基本“全險”車主居多;另一方面,車主對新能源車更多在瞭解過程中,更關注的是“解決問題”,其次纔是“節約成本”。

對於客訴,消費者普遍關心的是維修全過程的服務體驗。“順着他們說,有事快溝通、快響應”是範軍的經驗所得,“年輕的新能源車主更在意服務承諾,服務滿意度是很主觀的體驗。比方某些項目,技師培訓時學習的就是更換技巧。只要你跟車主講明白原由,他們基本都會接受。”

由於銷售渠道的差異,新能源汽車售後維修服務渠道也與傳統燃油車不同,他們採取與特斯拉類似策略,維修主要依靠與現有售後企業合作,向車主輸出服務。

對比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佔到新車銷量6.7%的比例。根據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當新產品的市場份額超過5%這一重要關口後,就會進入快速增長的成長期。

顯然,衆多造車新勢力們已經看到這一趨勢,並紛紛加速自己的服務網絡佈局。

11月初,特斯拉在其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預計到2020年底,特斯拉在中國大陸開設體驗店與服務中心將超過180家,覆蓋全國超過50個城市。同時,爲給客戶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後服務,預計到2020年底,特斯拉授權第三方鈑噴中心超過100家,遍及60多個城市。

AC汽車根據公開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特斯拉共在國內開設36家售後服務中心,64家鈑噴網點來應對內外部維修。後者提供事故車服務的鈑噴網點則大多與修理廠合作,共同爲車主提供服務。

國內造車新勢力們也不甘落後。

理想汽車擁有43個授權鈑噴中心,合作方大部分爲當地4S店或區域連鎖門店,交付維修中心有16個;零售店20家,並計劃2020年底新開60家。

強調“服務”的蔚來汽車佈局更積極,全國共建有136個服務網點,提供終身免費和異地加電,終身質保(不含蔚來汽車易損耗零部件)、終身道路救援等服務。

小鵬汽車以直營與授權相結合的方式,在全國建立100餘家服務中心,售後服務包含整車質保、道路救援、免費首保等。

與傳統主機廠的專修模式不同,新勢力品牌服務網點允許“多品牌並存”,實行“兼營兼修”。核心理念是在有限市場空間中儘可能多佔“地盤”,爲車主帶來維修便利的同時,實現更多的“線下曝光”,積極爲未來新能源汽車大流行奠定服務網絡。

以愛馳9號館(即維修服務)爲例,面積要求300-700平方米;改建(或增建)工期約30余天,不設展車要求;同時對租金、裝修、設備均提供最高100%的補貼。這一系列“接地氣”的策略,與售後維修企業理念相符。

隨着越來越多新車投放市場,理想汽車對於鈑噴中心同樣需求迫切。2019年理想汽車開放加盟的35個區域均屬於一二線城市;今年開放的60餘個地區中,一些經濟發展良好、區位優勢明顯的三四線城市同樣涵蓋其中。

理想汽車對鈑噴合作門店的要求也相對寬鬆:有二類及以上維修資質、工位大於15個、建築面積1500、至少2個7KW的慢充充電樁、5年行業經驗的服務顧問、鈑金技師、油漆技師各兩人。除此之外,公開資料中並沒有提其他具體量化要求。

由於進入早、市場保有量大,特斯拉對合作授權服務企業要求相對較高:首先要有一定的豪華車維修能力,並具備二類及以上維修資質;營業面積不小於3000平方米,並置辦全套特斯拉專業維修工具。作爲電動汽車維修服務方,還需要提供160KW電力來確保建設充電設施;維修人員的培訓經考覈後方可執業。投資方可新建立門店,也可在原有門店基礎上增設或改造工位,投入成本爲100-120萬。

即使與特斯拉相比,主流合資品牌4S店的建店成本普遍保持在2000萬-3000萬不等,豪華品牌多保持在5000萬以上。單就售後服務而言,前期設備場地投入至少需350萬。以江浙滬地區爲例,按“雙班組”每組8人的維修團隊配置來看,一家4S店,僅工資與培訓每年需投入150萬。

從投資回報來看,按照傳統4S店人工成本利潤率2.9的均值統計,經營狀況良好的4S店,維修服務可實現約285萬的年淨利潤。但由於經營單一品牌,4S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面對今年2月以來疫情的停工停產,動輒100萬的單店虧損,讓不少4S投資人都在思考,找個合適機會把手中的店盤出去。

由於車型豐富,傳統主機廠在銷售和售後服務以“掌控全局”的邏輯佈局4S模式。而造車新勢力“產銷分離”背景下,通過極少的車型實現線上營銷、線下交付,服務不再需要依附龐大投入的4S體系,讓他們可以更快更靈活地拓展新市場。

新能源汽車的趨勢已經很明朗,關鍵看未來誰能抓住這波機會,佈局好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