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寧看人拉屎,不看人劈柴!”有何道理?

已故相聲大師劉寶瑞有段相聲,題目忘了是什麼了,只記得裏面有個橋段,說的是進劇場看演出的事,要是看戲,越往前越好,看雜誌表演最好不要坐前排,因爲,技藝再精湛的演員,也有失手的時候。於是,劉老師就設計了一個情節,說的是山東著名民間藝人、有“飛叉大王”之稱的劉仲山,雖然身懷絕技,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一次演出時,飛叉直接飛到臺下的觀衆席裏,不偏不倚地戳到一位觀衆的光頭上。結果有驚無險,因爲,那位光頭觀衆也是個練家子,頭上正運着氣呢,所以,雖然被飛叉戳中,也沒咋的。

由劉寶瑞的這段相聲,老黃又聯想起老家的一句俗話來:“寧看人拉屎,不看人劈柴!”本來,偷看別人方便就是不雅之事,這都能原諒,但是,旁觀別人劈柴爲何就成爲“禁忌”了呢?

“寧看人拉屎,不看人劈柴”此話雖粗,還帶些許怪異的味道,但是,細想其中隱含的道理,還是有些借鑑意義的。看人家如廁,除了不雅之外,最多會被燻到,卻不會有生命之危。但是,看人家劈柴就不一樣了,劈柴的時候如果靠得太近,很容易被亂飛的木頭扎傷,甚至殘廢都有可能,假如利斧脫手,給腦袋開了瓢,那就是小命玩完了。

其實,“劈柴”在此只是個比喻,泛指的是一切危險情況。比如,他人羣毆時,最好要離遠點,因爲,激戰中的雙方,是控制不住情緒的,說不定就會傷及無辜。在此,老黃並不是提倡大家“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要科學應對,比如及時報警。

現實生活中,看打架,看熱鬧,出事的並不少!比如,近日,河北某購物中心內,有人就因爲有人看人打架而捲入其中,結果不僅喫了罰款,還被行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超市內,有人因爲小孩間的矛盾,雙方家長髮生了口角,繼而產生了肢體衝突。期間,也在超市逛悠的某女子,看到有人打架,就一直呆在旁邊圍觀。看看也就算了,她還掏出手機拍攝,可能是想發個朋友圈或抖音啥的,結果遭到了有一方家長的反對,覺得她不該多管閒事,於是,槍頭一轉,與“手機女”槓上了。雙方產生衝突後,“手機女”也不甘示弱,竟然將對方已經懷孕的兒媳踹傷。

這下事情鬧大了,連警察都驚動了。結果,“手機女”最終被行政拘留12天,並處罰金800元。事情發生後,就連自家人也怪“手機女”不該亂管閒事。即使是不參與鬥毆,如果不經人同意擅自將視頻發到網上,也有可能涉嫌侵權。

其實,國人愛看熱鬧,是有傳統的。比如魯迅的棄醫從文,就是受到國人“看客心態”的影響。魯迅東渡日本求學,本來學的是醫學專業,想要治病救人的,結果,到了日本後,一些留學生的做法讓他陷入深思——醫學只能救人性命,卻不醫治老朽的心靈。

而直接刺激魯迅棄醫從文的,則是一個偶然事件。據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的記載是: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裏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着看的也是一羣中國人;在講堂裏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閒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便去尋藤野先生,告訴他我將不學醫學,並且離開這仙台……

最終,魯迅走上了“棄醫從文”之路,併爲我們留下了一大批振聾發聵、影響世人的心血之作。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