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梅賽德斯-奔馳設計師給自己挖的坑着實不小,本來烏尼莫克經典造型賣得蠻好,結果在設計402這款車時非要搞流線型升級,弄出了被人稱爲“青蛙眼睛”的作品,消費者認不認不好說,後來推出的403又改回了原來的風格,你品,你細品。

初期烏尼莫克403車型

初期的烏尼莫克403可以說延續了早期風格,也許是爲了讓消費者回想起烏尼莫克曾經的記憶,就連敞篷駕駛室配帳篷車頂的造型都被保留了,當然也有將帳篷替換爲金屬外殼的版本,加長進氣口像個煙囪一樣豎立在駕駛室左前側。

403還是有一些改進,車頭引擎蓋與擋風玻璃之間恢復了夾角,可引擎蓋還是保留了一點弧形的柔性邊角。前擋風玻璃也保留一體式,那個突出的車頭燈收回到與車頭齊平,大燈的兩側增加擾流槽。引擎蓋上方前擋風玻璃兩側各增加了一個輔助照明燈。

403車型的駕駛室設計簡單而不簡約,開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間大大的發動機包,而且外殼還是異形結構。車門帶有蹬車把手和手搖車窗升降器,帶有調節功能的機械減震主駕駛座椅安裝在前輪擋泥板上方,副駕駛座椅不帶調節和減震,座椅下方打開後是一個小的儲物格。

這輛車簡單的兩幅式方向盤上安裝了一個輔助轉向把手,車輛儀表臺是2大1小設計,特別厲害的是右側錶盤是5個小的讀數被集成在一起的,各種功能按鈕零散的分佈在中控臺上。

烏尼莫克採用的是門式車橋,車架離地間隙過高,爲了穩定車輛採用的是彎曲車架,這樣發動機離合器等大件設備的安裝位置就能靠下,有效降低車輛的整體重心。車架早期採用的是箱式結構,後期使用更能抗壓的“工”字結構。

這種彎曲車架又稱“鵝頸車架”,對於車身的承載會有不良影響,所以烏尼莫克在主車架的車身部分增加了二層車架,二層車架多采用邊梁式“豐”字型,固定在底層彎曲車架上。延續前代車型的設計,車身整體採用四點彈簧減震。

到了1963年烏尼莫克406的最大載重已經到達了20噸,還有軸距爲2380毫米的U65和U70版本。這時車輛開始配備65馬力的梅賽德斯-奔馳4缸發動機,發動機工作容積爲4580立方厘米。如果安裝6缸梅賽德斯-奔馳OM312柴油發動機的話,最大功率爲75馬力,最高速度可以達到70km/h。

當車型升級到了411時,已經有2升梅賽德斯-奔馳OM621柴油發動機可以搭載。之後在411基礎上開發了軸距爲2250毫米的U421系列,以及軸距爲2380毫米,搭載4缸3.7升OM314發動機的U403系列。

上世紀60年代這款車已經被運用到了鐵路上,成爲公鐵兩用車,70年代車型的設計基本已經定型。1977年的烏尼莫克421輕型車搭載4缸IDI OM 616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52馬力,有效載重1.35噸,軸距爲2250毫米。

這時烏尼莫克已經體現了萬能卡車的能力,可以推火車、拉飛機,農田收割也是把好手,更是各種拉力賽的常客,敞篷越野嗨到飛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