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波澜壮阔,深圳成长为国际化创新性城市;二十一年春华秋实,深圳虚拟大学园迎来市校合作新发展。

深圳虚拟大学园2020年联席会议

11月10日,深圳虚拟大学园2020年联席会议在深圳市博林圣海伦酒店召开。本次联席会议以“提升科教融合新动能、促进市校合作新发展”为主题,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聚集高端智库资源等方面进行研讨,推动深圳虚拟大学园实现赋能升级,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国家部委领导、广东省厅领导、深圳市领导、深圳虚拟大学园成员院校校领导、首席(驻园)代表以及深圳市有关区、局领导、院校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知名企业代表、列席嘉宾等 200余人出席会议。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段俊虎、广东市市委常委田夫、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邱宣、深圳市财政局副局长赵忠良、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谷云宏、深圳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茂洲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卓文主持。

深圳市委常委田夫致辞

深圳市委常委田夫在致辞中提到,人才引领发展,创新决定未来,建设深圳虚拟大学园是深圳广泛吸引人才,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重要举措。深圳虚拟大学园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学研科教合作的典范。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对深圳虚拟大学园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各院校在深圳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段俊虎致辞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段俊虎致辞称,“我们需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创业这样一个发展趋势,推动大学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下一步要大力发展天使投资,要构建高水平的众创空间和新型研发机构,要优化科技政策环境等,以配合这种发展趋势。”他还表示,深圳虚拟大学园建立了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型协同创新的管理模式,为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了贡献,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视频致辞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今年为进一步激发高校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推进大学科学园建设,推动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实施办法,来提升我省大学科技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近年来通过建立深圳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引进了上百家研发机构,在高等院校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港科技合作、创新创业生态培养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深圳市创新驱动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邱宣汇报深圳虚拟大学园工作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邱宣从深圳科技创新的总体情况、虚拟大学园年度工作两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并提出建议和思考。她认为,虚拟大学园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成员院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东部和西部虚拟大学园的战略布局,发挥成员院校创新要素的优势,逐步打造成为四个一的发展平台,即:高端科技智库平台,高校成果转移转化的枢纽,科教融合市校协同创新试验田,国际化的产学研创新生态圈。

深圳虚拟大学园21年的发展已在全国形成了特色品牌效应和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和具有深圳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标杆和示范作用。

20年服务奖表彰活动

第二届深圳虚拟大学园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

会上,为鼓励先进,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进行表彰,颁发20年服务奖。现场还进行了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港澳高校预选赛暨第二届深圳虚拟大学园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20个获奖项目从251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原院长冯冠平演讲

联席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和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原院长冯冠平分别作主题演讲。

深圳虚拟大学园方面表示,将全力推进大学与城市合作,充分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资源,努力打造成为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智库、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高校成果转移转化的枢纽港、高端特色人才培育的蓄水池,成为涵盖智囊库、资源池、创新源、项目池功能于一体、兼具国际标准和深圳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做出积极贡献。

深圳虚拟大学园成立于1999年,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实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举措,是我国第一个集成国内外院校资源、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的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是国家有关部委、省市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科技人才基地”。来源:深圳虚拟大学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