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如何進行區劃設置,成爲各個大一統王朝面對的重要問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的時候,選擇在天下全面推行郡縣制。自此之後,郡縣制成爲古代歷史上的重要區劃。漢朝時期,在郡縣之上設立了州刺史。不過,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州的數量逐漸增多,乃至於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郡。

到了唐朝這一歷史階段,如何管理數量衆多的州、縣,成爲李淵、李世民等皇帝需要解決的難題。於是,爲了方便管理,唐朝在州、縣之上設立了道這一區劃單位。唐朝建立之初,曾將天下分爲十個道。不過,到了唐朝中期,也即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則將十個道增加到十五個道。那麼,問題來了,唐朝將天下劃分爲十五道,你的家鄉屬於哪一道?

一、關內道。

首先,關內道(治長安,今西安市),轄今陝西、甘肅、內蒙古三省區,東到黃河,西至烏鞘嶺,南達秦嶺,北到貝加爾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唐朝的疆域是非常遼闊的。而就關內道來說,雖然是今陝西、甘肅一帶。不過,關內道的實際面積,無疑是比較大的,也即在唐朝十五個道之中,關內道可以說是疆域遼闊了。

二、河南道

河南道(治汴州,今開封市)。對於河南道來說,轄今河南、山東兩省,東至海濱,西到潼關,北起黃河(唐代黃河),南接淮水。值得注意的是,河南道和今天的河南省,不是一一對應的。也即在唐朝時期,河南道的範圍實際上要大於如今的河南省。

三、河北道

有了河南道,自然要有河北道,二者呈現出對應的關係。河北道(治魏州,今大名)。轄今太行山以東,向東北直至黑龍江入海口。對此,在筆者看來,唐朝時期的河北道,同樣沒有侷限於今河北省一帶,而是包含了河北省以北等地。

四、河東道

河東道(治蒲州,今永濟縣)。轄今山西省及河北省、內蒙古的一部。對於河東道來說,主要和今天的山西省一帶相對應的。比如在河東道之前,歷史還有河東郡等建制。

五、山南東道

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存在山南道這一區劃。不過,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即位後,將山南道劃分爲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其中,山南東道的治所設於襄州(今湖北襄陽),管轄今湖北長江以北、河南西南部及重慶東部的萬州地區。

六、山南西道

山南西道,治所設於興元府(梁州,今陝西漢中),管轄今陝西漢中、四川東部、重慶西部等地區。

七、隴右道

隴右道(治鄯州,今青海樂都縣)。轄隴山和嘉陵江以西。

八、淮南道

淮南道(治揚州,今揚州市)。轄江淮之間的地區。在古代歷史上,存在淮南郡、淮南路等建制。而就現在來說,淮南是安徽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

九、江南東道

在唐朝初期,曾有江南道這一區劃。到了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將江南道分爲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其中,對於江南東道來說,其地轄爲今江蘇省蘇南、上海、浙江全境、福建全境及安徽徽州。

十、江南西道

江南西道治所洪州,轄境包含今江西、湖南大部及湖北、安徽南部地區(除徽州)。

十一、黔中道

黔中道治黔州(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下轄今貴州大部、重慶湖北湖南小部。

十二、嶺南道

嶺南道,治所位於廣州(今廣州市),轄境包含今廣東全部、廣西大部、雲南東南部、越南北部地區。

十三、劍南道

對於劍南道來說,轄境相當今四川省大部,雲南省瀾滄江、哀牢山以東及貴州省北端、甘肅省文縣一帶。

十四、京畿道

京畿道(治長安,今西安市)。轄今西安市周邊地區。

十五、都畿道

都畿道(治東都,今洛陽市)。轄今洛陽周邊地區。對於京畿道和都畿道來說,雖然範圍不大,不過,因爲下轄了唐朝的兩個重要都城(長安和洛陽),從而可以說是非常富饒的地方,類似於如今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