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國英

拜登當選,給A股送來了紅利。

昨天,拜登確認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成功當選一屆美國總統。

今天,全球資本聞風而動,時間偏早的亞太地區,包括A股、港股、日本股市、韓國股市、新加坡股市等,全線大漲。

其中,A股更是拔得頭籌,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全部暴漲,漲幅分別高達1.86%、2.19%和2.96%。

A股暴漲,拜登所賜!

這個說辭,表面上是成立的,當然,主力精準利用了這一說辭。

對中國、或者中國股市,所謂的“拜登紅利”,無非有二:

1,拜登當選,必將調整美國的對外關係策略,中美關係、美歐關係、乃至全球局勢,均會相對緩和;

2,拜登當選,最顯見的是,對中國科技公司的封殺,尤其是對進入美方出口管制名單的華爲、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公司,將要相對放鬆。

在這樣的市場下,今天的半導體板塊,奪得了A股的暴漲之首,瘋狂上漲7.94%,半導體板塊中,有近1/3的股票,以漲停收盤。

A股上漲,漲,肯定是要漲的。

其實,過去一個月的A股相對低迷(其實還好,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距離再創四年多新高,僅差一點點了),主要是螞蟻上市壓着、以及政策再次表態金融降槓桿。

所謂的拜登紅利,帶動A股兩三天的炒作性上漲,這是可能的,也是成立的。

但是,請不要將A股持續上漲的核心因素,盲目地張冠李戴,張冠李戴容易誤打誤撞,更容易誤入歧途。

比如,將A股持續上漲的核心因素,歸之於拜登當選,或者,寄望於拜登當選,可以給A股帶來持續上漲,這些,統統是張冠李戴,統統是犯了幼稚病。

但是,絕大多數散戶是常常犯幼稚病的,是常常將股市漲跌走勢的核心因素張冠李戴的。

事實上,對所謂資本市場的拜登紅利,我們沒有必要一廂情願,更不能被表面說辭迷惑和誤導。

還是追溯一下深層次邏輯吧!

一、拜登能否正式就任,還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現在的拜登,在選票上是當選了,但是,距離他兩個多月的正式就任,說實話,還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這個不多說了(《誰輸誰贏,美國都不會太平?》),當下美國的社會撕裂,其嚴重程度已經接近160多年前的美國南北戰爭,而特朗普的性格偏執,也差不多是創下了歷代美國總統之最。

二、拜登當選,除了短期利好,能否送來結構性利好?

沒有結構性利好,無論是對於中國經濟,還是對於A股,皆是如此。

如果拜登正式就任,調整美國的對外關係策略,那是肯定的,但是,調整的重點是美歐關係,而不是中美關係。

不僅如此,拜登正式就任,在短期緩和中美關係之外,中長期對中國的地緣政治壓力,大概率是要加大的,重返亞太政策(TPP)大概率是要加速的。

一句話,對中國的策略,特朗普是“硬中帶軟”、沒有系統性,而拜登卻是“軟中帶硬”,具有系統性。

拜登更值得擔心。

三、A股的健康牛,到底靠什麼支撐?

從今年初開始,我一直認爲,A股的結構性牛市到了,包括現在,我依然堅信,春節前A股要攀上3800點。

判斷A股的結構性牛市,核心邏輯是什麼?

1,中美經濟勢能,正式進入轉換期,今年的新冠疫情是分界點;2,中國經濟的去虛就實,進入加速期,尤其是今年對房地產的加碼打壓,更是明確的信號;3,中國股市的監管,進入規範化,註冊制等加速推進,不再以股市漲跌調整政策,這是我最爲看中的,中國股市告別了政策市。

所以,A股的結構性走勢,核心的主導邏輯,是中國,是我們自己。

而不是其他,不是美國,更不是所謂的“拜登紅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