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变得不同,疫情面前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无惧艰险、挺身而出,投身战“疫”,用实际行动向人民展示了共产党员昂扬向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精神风貌,他们就是武清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总支。

近日

从天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表彰大会上传来消息

执法支队党总支获得了天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执法支队获得了天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

武清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总支(以下简称“执法支队党总支”),成立于2019年9月,隶属于武清区交通局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0名。疫情发生以来,执法支队党总支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讲政治、顾大局,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落到实处,及时发动全体党员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工作中,执法支队党总支班子主要领导带头坚守岗位、靠前指挥,与班子成员共同带领广大党员勇担当、善作为,坚决果断执行上级决策,1月23日执法支队接到上级防控工作命令后迅速响应,仅用2天时间对全区57个路口设置了交通卡口,执法支队全员停休,240名防疫人员第一时间到达防疫点位,严格执行5个100%防疫检查标准,严堵病源输入通道。他们按照筑牢首都“护城河”指示精神,严守进京防线,派出28人,24小时值守在4个入京卡口,严防“四类”人过境进京,确保经武清进京通道疫情零输入。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春节返程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党员张军主动请缨到人员分布广、人流量大,感染风险相对高的城际站值守。作为执法支队稽查队长的他走在前、做在前,从每天早上6:20进站的第一班车到晚上22点出站的最后一班车,带领组员对每一位到达乘客测量体温,检查提醒口罩佩戴情况,为每一辆进出站接送乘客的出租车进行消毒,检查驾驶员口罩佩戴情况及身体健康状况,并协调相关部门细化防控措施。在外对进出站人员体贴细致,然而家里年迈的父母、读高三的大女儿、3岁的小儿子他却无法照顾,每天孩子还没醒他已经出门,晚上孩子已经熟睡,他才归家。为了抗“疫”,他把家里的一切都交给妻子,作为丈夫,他深感愧疚,但也只能将对家人的愧疚化为工作动力,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硬仗。

春节过后,随着返程高峰到来,全区交通运输领域防控工作形势更加严峻,有些路口因为测温、消毒等出现拥堵状况。为解决这一现状,执法支队成立了交通执法防疫机动队,指挥引导车辆有序检疫进出防疫卡口。作为党员和退伍老兵的袁冬主动要求加入机动队,不管刮风下雪,哪里车流量大,他就第一时间冲到哪个路段协助疏导车辆。为加固进京防线,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袁冬作为带班班长被派到武清与北京交界处的城王路出津防疫卡口,细致排查出津车辆,耐心监督指导车上人员进行“津门战疫”扫码,不会扫码,手把手教,一步步讲,一个班下来嗓子沙哑懒得说话;由于车流量大,加上北京境内卡口检查升级,路口经常压车,他和同事们站在道口,指挥交通疏导车辆;值班人员上满12小时换岗,袁冬没有上岗和下岗时间,什么时候路口不堵了,车不多了他才能休息一会,抓空和90岁病重卧床不起的奶奶通个视频电话。奶奶临终前家里来电话让他回去见最后一面,当时他看到路口近1公里的压车,他压抑着心中的悲痛转身投入到卡口工作中。就这样,他错失了今生对奶奶的最后一次尽孝。自责、愧疚、痛心,袁冬的心里复杂又沉重,在心里不知默念了多少个对不起,他选择了在战“疫”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这就是一名党员,一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无悔的选择。

为转移医学隔离人员工作提供运输保障,武清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协调公交公司组织应急车辆200余辆次,制订了符合防疫要求的运输方案,规划运输路线,出动执法人员引导车辆,确保转移工作高效有序。为助力企业复产复工,执法支队深入镇街政府、企业实时了解运输需求,牵线客运企业为用车企业提供错峰返程直通车运输服务,对接中国平安财保天津分公司,为 “两客一危”运输企业免费投保,全力做好复产复工各项保障工作。为助力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执法支队党总支积极响应区委“千军万马下基层”的号召,抽调150名从卡口撤下来的执法队员为志愿者,主动下沉到村街社区。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支队党员无私奉献,自愿捐款8000余元,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这些优秀的事迹,只是这个先进集体的一个缩影。执法支队党总支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战场,带领党员们站好岗、担好责、带好头,成为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

相关文章